岷州卫
明洪武十一年 (1378),升岷州千户所置,属陕西都司。治所即今甘肃岷县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岷县、舟曲、宕昌等县地。清雍正八年 (1730) 仍改为岷州。
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置岷州千户所,十一年升为卫,治今甘肃省岷县。属陕西都司。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岷县、宕昌、舟曲等县地。嘉靖间一度改置岷州。后仍设卫。清雍正八年(1730年)改置岷州。
明洪武十一年 (1378),升岷州千户所置,属陕西都司。治所即今甘肃岷县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岷县、舟曲、宕昌等县地。清雍正八年 (1730) 仍改为岷州。
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置岷州千户所,十一年升为卫,治今甘肃省岷县。属陕西都司。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岷县、宕昌、舟曲等县地。嘉靖间一度改置岷州。后仍设卫。清雍正八年(1730年)改置岷州。
又名谷鹿洲、軥洲。 在今江西南昌市东湖百花洲西南南塘湾外。《水经·赣水注》: “赣水又径谷鹿洲,即蓼子洲也。旧作大艑处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06南昌县: “蓼洲在城西一里。两洲相并,水
在今四川小金县东九十里。《清史稿·阿桂传》: 乾隆三十七年 (1772) 征金川,“克资哩山,进克阿喀木雅”。即此。
①秦置,属济北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五十里广里。西汉文帝封东牟侯兴居为济北王,都卢。后属泰山郡,为都尉治。东汉永元二年(90)复分泰山郡置济北国,亦都卢,移治今长清县西南三十里。北齐废。②西汉置,
又名得胜湖。在今江苏兴化市东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3高邮军: 得胜湖,“张荣贾虎率山东强壮号义军,由梁山泊与金人转战至于承、楚,师皆舟艦。时敌监军挞辣在泰州,义军劫之,敌浸苦之。荣等亲统精甲万人设伏掩击
亦作青平山。又名青山。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八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4盱眙军: 青平山 “在招信县东南二十五里。绍兴三十一年刘泽保聚于此,敌不敢近。其后嘉定末年,武统制败敌于此”。
①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井渠。西汉武帝时开凿。自今陕西澄城县西南引洛水东南流,至今大荔县西仍入洛水。渠经商颜山(今名铁镰山)下,土松渠岸易崩,乃凿井在井下开渠通水,长十余里。历十余年始通。《史记·河渠书
亦作班城、班里城、巴里黑、把力黑、板勒纥、必里罕。即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 十六年 (1222),“秋,帝攻班勒纥等城”。后为察合台汗国属地。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三》: 古疑城 “在昌平州东南三十五里南小口之西,相传辽萧 (太) 后屯兵于此”。
在今黑龙江省五常市北常堡乡。清同治八年(1869)置协领于此。光绪《大清帝国全图》吉林省五常县北有五常堡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吉林五常县:“县属五常堡,在县市之北三十五里。”
①西晋置,治所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。寻改为县。南朝宋废。②东晋隆安五年 (401) 桓玄桥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绥安县 (今湖北荆门市西)。后徙治今湖北洪湖市西北 (原沔阳县西南)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隆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