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庚宗

庚宗

春秋鲁地。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南。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 “初,穆子去叔孙氏,及庚宗,遇妇人,使私为食而宿焉。” 又,哀公八年 (前487),吴伐鲁“舍于庚宗,遂次于泗上”。即此。


古邑名。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南。《左传》昭公四年(前538年):“初,穆子去叔孙氏,及庚宗,遇妇人,使私为食而宿焉。”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唐胡集

    即今河北易县西南塘湖镇。明弘治 《易州志》 卷5: 唐胡集 “在城南四十五里。

  • 龙门驿

    明置,为水驿。在今广西昭平县南桂江东岸龙门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昭平县:龙门驿在“县南百二十里。《里道记》:县南门外有昭平驿, 自驿而南四十里,地名福登。又四十里为上仰,又三十里至龙门驿”。

  • 安都陵

    西晋时大成皇帝李雄的陵墓。在今四川成都市北。《华阳国志》卷9:咸和九年(334),“夏六月癸亥,雄疾病卒,时年六十一。伪谥曰武帝,庙号太宗。凡自立三十一年。冬十二月丙寅,葬成都,墓号安都陵也”。明正德

  • 边临镇

    即今山东陵县北边临镇。北接河北吴桥县境。清属德州,有州判驻此。民国置县佐。在山东省陵县西北部。面积73.1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边临镇,人口 1860。相传,原村名桃庄,以盛产桃而得名。

  • 阳夏郡

    北魏孝昌四年(528)析陈留郡、东郡置,属梁州。治所在雍丘县(今河南杞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太康、睢县、民权、兰考等县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北魏孝昌四年(528年)置,治雍丘县(今河南杞县)。辖境

  • 东临道

    1914年由济西道改置,属山东省。治聊城县(今山东聊城市)。辖境约当今山东陵县、临邑、禹城、茌平、东阿、平阴以西,鄄城、梁山、东平以北地区及河北丘县、馆陶、临西,河南范县、台前等县地。1925年撤销,

  • 火鲁火疃谋克

    金置,属蒲与路。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外兴安岭南侧巴金诺城。《金史·地理志上》:“金之壤地封疆,东极吉里迷、兀的改诸野人之境,北自蒲与路之北三千余里,火鲁火疃谋克地为边。”即此。

  • 溱水

    ①又名潧水、鄫水。即今河南新密市东溱河。《诗经·郑风·溱洧》: “溱与洧,方涣涣兮。”《说文》: “溱水在郑国,南入于洧。”②即今河南确山县西南溱头河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“溱水出浮石岭北青衣山,亦谓

  • 阴陵山

    ①在今安徽和县北八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8和州:阴陵山“在乌江县西北四十里。即项羽迷失道处”。《清一统志·和州》:阴陵山“在州北八十里,接江浦县界。……《州志》:山小多石,上有刺枪坑,阔一丈许。石罅水

  • 蓬池

    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开封府尉氏县: “蓬池,在县北五里。按 《述征记》 曰:‘大梁西南九十里尉氏有蓬池。’ 阮籍有诗云,‘徘徊蓬池上,回首望大梁’。即此是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