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廮陶县

廮陶县

①西汉置,属巨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宁晋县西南二十九里。《后汉书·桓帝纪》: 东汉延熹八年 (165),“勃海王悝谋反,降 为廮陶王”。李贤注: “故城在今赵州廮陶县西南。” 即此。晋为巨鹿国治。北魏为巨鹿郡治。

②隋开皇六年 (586) 改廮遥县置,属赵州。治所即今河北宁晋县。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宁晋县。

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宁晋县西南。属巨鹿郡。东汉、魏、晋为巨鹿郡治。东汉中平二年(185年)农民起义领袖张牛角、褚飞燕,合军攻廮陶,即此。北魏废入廮遥县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改廮遥县复置,治今河北省宁晋县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名宁晋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官道李庄

    即今河北冀州市西北官道李乡。民国 《冀县志》 卷8: 官道李庄 “距城四十里。有市”。

  • 莫贺城

    在今新疆阜康市东。唐贞观二十三年(649) 曾置瑶池都督府于此。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东。唐贞观二十三年(649年)在此置瑶池都督府,不久改置沙钵镇。

  • 三岔沟

    ①在今陕西志丹县北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保安县:三岔沟“涸溢不时,水涨则注于吃莫河,通于洛河”。②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凉州卫:三岔沟“在卫东南。成化中,土达满四作乱,四本名俊,明

  • 茂林镇

    即今吉林双辽县西北茂林镇。民国 《东北年鉴》: 四洮铁路谈家堡站下一站为茂林站。(1)在吉林省双辽市西北部。面积304平方千米。人口4.1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茂林,人口 6710。1949年为茂林区,1

  • 龙鹳山

    亦作龙观山,又名万胜冈。在今四川雅安市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7雅州:万胜冈“在州龙观山,有龙观寺”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5雅州:万胜冈“在州西。有龙观寺。其趾曰百丈山, 自邛崃或起或伏,环雅州治”。清费密

  • 章思荡

    在今江苏宝应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宝应县: 章思荡在 “县东南四十里。西接城子河,南通广洋湖。《志》 云,城子河在县东南十八里,其西北接望直港,南通章思荡”。

  • 马湖府

    明洪武四年(1371)改马湖路置,属四川行中书省(后改四川布政使司)。治所在泥溪长官司(后改屏山县,今四川屏山县。弘治九年改土归流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大凉山以东,沐川以南,金沙江金阳至屏山段以北地区。清

  • 喀喇和色尔

    一作河色尔。即今新疆和硕县东榆树沟。清道光 《新疆识略》卷3喀喇沙尔: 喀喇和色尔台 “一百二十里至库木什阿哈玛台”。

  • 太阴县

    唐上元二年(761)改华阴县置,属华州。治所即今陕西华阴市。宝应元年(762)复名华阴县。古县名。唐上元二年(761年)改华阴县置,治今陕西省华阴市。属太州。宝应元年(762年)复名华阴县。

  • 都江县

    1913年改都江厅置,属贵州黔中道。治所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东都江镇。1920年直属贵州省。1941年与三合县合并置三都县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都江厅改置,治都江(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东北都江镇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