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建安县

建安县

①东汉建安初分侯官县置,为会稽郡南部都尉治。治所在今福建建瓯市南,松溪南岸。《寰宇记》 卷101建州建安县: “以年号为名。” 三国吴为建安郡治。南朝宋元嘉元年 (424) 移治松溪北岸黄华山西 (即今建瓯市)。陈又徙松溪南岸,覆船山北。祯明元年 (587) 复移今建瓯市。唐初为建州治。天宝元年 (742) 为建安郡治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建州治。南宋绍兴三十二年 (1162) 与瓯宁县同为建宁府治。元为建宁路治。明、清为建宁府治。1913年与瓯宁县合并改名建瓯县。宋在此置银场,并以产北苑茶著名。

②南朝宋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桂平、象州、武宣、来宾等县一带。南齐以后废。

③南朝宋置,属梁水郡。治所在今云南建水县。南朝梁末废。

④北魏侨置,属冯翊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南五十里。后废。

⑤北周天和三年 (568) 置,为历城郡治。治所在今宁夏陶乐县西南黄河东岸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改为广润县。

⑥唐武德二年 (619) 改䍧柯县置, 为牂州治。治所即今贵州瓮安县东北草塘镇。开元中为羁縻牂州治。后废。

⑦辽置,为辰州治。治所即今辽宁盖州市。金属盖州。元废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南朝宋置,治今云南省建水县境内。属秀山郡。旋废。(2)北周天和三年(568年)废历城郡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东南。属历城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广润县。(3)辽置,治今辽宁省盖州市。为辰州治。元废。(2)古旧县名。东汉建安初分侯官县置,治今福建省建瓯市南、松溪南岸。为会稽郡南部都尉治。《太平寰宇记》建州建安县:“以年号为名。”南朝宋元嘉元年(424年)移治松溪北黄华山西,即今建瓯市。陈又徙松溪南岸、覆船山北,祯明元年(587年)复移今建瓯市。三国吴至南朝陈为建安郡治。唐、北宋为建州治。南宋至清,与瓯宁县同为建宁府、建宁路治。1913年与瓯宁县合并,改名建瓯县。宋在此置银场,并以产北苑茶著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了丝坡

    在今河北赞皇县西南。清光绪《畿辅通志》卷68《关隘二》:了丝坡汛“在县西四十五里。旧设把总驻守”。

  • 承天山

    在今山西平定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平定州》: 承天山 “在州东八十五里,即宋之承天军也。山形峭拔,有唐裴度、韩愈题名石壁。上即承天寨,山半为老君洞”。又称紫金山。在山西省平定县东北、娘子关城西。海拔87

  • 五台集

    即武台村。今山东平邑县东北三十四里武台乡。旧属费县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作武台集。

  • 西卫滩

   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西部,位于万安滩东北。南北长约16海里,东西宽约9海里。水深一般在56—93米之间,西北端最浅处为18.2米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比邻康索滩。1947年改名西卫滩。

  • 杜家集

    即今河南虞城县南五十里杜集镇。旧属商丘县。清光绪《商丘县志》卷1《市集》:“杜家集,距城六十里。”

  • 石佛岭

    ①在今安徽郎溪县南七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广德州》:石佛岭“在建平县南七十里。上有三石,高二丈许,形如佛”。“石佛撑云”为县境胜景之一。②在今浙江松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松阳县:石佛岭“在县东南四十

  • 甲县

    ①西魏置,属淯阳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旬阳县境。北周废入黄土县。②即上甲县。治所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南夹河镇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西城郡黄土县:“并赤石、甲、临江三县入焉。”即“上甲县(1)”。

  • 华川水

    古名温谷水。即今甘肃通渭县牛谷河。源出县西北山,东南流经甘谷县境入渭河。下游亦名散渡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通渭县:“北滨渭,西有华川,东流入焉。”

  • 涂 (塗) 口市

    在今湖北武昌县西金口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江夏县: 涂口市在 “府南六十里,即汝南故县治也。隋开皇中自涂口移治于焦度楼下,改置江夏县。市西南为金口镇”。

  • 神泉河

    即今广东大埔县西北汀江,为韩江上源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大埔县: 神泉河 “在县治北。一名大河,即汀江府之鄞江也。经上杭硿头,奔激出丛石中,西流横带县治,会永安、小靖二溪。又西北流三十里,经大河山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