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开鲁县

开鲁县

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)析阿鲁科尔沁及扎鲁特左、右翼三旗地置,属赤峰州。治所即今内蒙古开鲁县。1914年划归热河特别区,1928年属热河省。伪满时为兴安西省省会。194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。1969年划归吉林省。1979年划回内蒙古自治区。


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。属通辽市。面积4488平方千米。人口38.8万。辖6镇、16乡、2苏木。县人民政府驻开鲁镇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热河都统廷杰与阿鲁科尔沁、扎鲁特左、扎鲁特右三个旗王洽商,始设三旗垦务局。光绪三十四年设开鲁县。以开垦阿鲁科尔沁、扎鲁特左、扎鲁特右三旗地得名。属赤峰直隶州。1912年改属热河道,1928年属热河省,194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。1956年热河省撤销,并入内蒙古自治区。1969年划入吉林省,1979年复归内蒙古自治区。1999年属通辽市。地处内蒙古高原东缘、辽河冲积平原西部。有西辽河、新开河流经全境。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玉米、小麦、稻、高粱、谷子、甜菜、芝麻、马铃薯等。矿产以石油为主。工业有酿酒、地毯、农机修造、建材、纺织、化工等。京通、集通铁路及303国道经此。古迹有元佛塔。纪念地有烈士陵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郢州

    北魏孝明帝时置,治所在比阳县(今河南泌阳县)。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为鸿州。北魏置,治比阳县(今河南泌阳县)。西魏改名鸿州。

  • 红心集

    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南红心镇。明设红心驿于此。

  • 硖口山

    又名上河峡、青山峡、峡石山、大石山、青铜峡。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37宁夏卫: 峡口山“在卫城西南一百四十里。两山相夹,黄河经其中。一名青铜峡。上有古塔一百八座”。

  • 北海军

    北宋建隆三年(962)于北海县置,治所即今山东潍坊市。乾德三年(965)升为潍州。

  • 威清站

    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)置,即今贵州清镇市。二十三年改置威清卫。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置,治今贵州省清镇市。后废。

  • 张三城守捉

    唐置,在今新疆和硕县东乌什塔拉回族乡附近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西州交河郡:“吕光馆又经盘石百里,有张三城守捉。”即此。唐置,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硕县东乌什塔拉。属西州。后废。

  • 洪谷

    在今山西岚县北六十五里鹿径沟。《旧唐书·僖宗纪》: 唐乾符五年 (878) “十二月,季康与北面行营招讨使李钧,与沙陀李克用战于岢岚军之洪谷”。清代称洪谷堡隘。在今山西省岚县北鹿径沟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

  • 大榆

    指大榆谷。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、尖扎县西北黄河南岸一带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建武间,滇良父子“乃从大榆入,掩击先零、卑湳,大破之,杀三千人,掠取财畜,夺居其地大榆中, 由是始强”。

  • 隐贤镇

    北宋置,属安丰县。即今安徽寿县西南一百余里,淠河东岸隐贤镇。因唐人董邰南隐居于此得名。在安徽省寿县西部。面积89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隐贤集,人口3000。因唐人董邵南举进士,不得志,隐

  • 西畴

    在今四川富顺县西南七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7富顺监:西畴“由城之南绝江而上,西行凡六七里,广六十亩,万松森列,嘉树离立,为李氏田畴。晁公遡记云:有亭、台、斋、馆、泉、石、花、木,盘据一山之上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