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张秋镇

张秋镇

即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东阿县“安平镇”条载:“五代周显德初,河决杨刘,遣宰相李谷治堤, 自杨刘抵张秋口, 即此。”北宋置景德镇。元至元二十七年(1290)置都水分监治此。俗仍谓之张秋镇。明弘治七年(1494)河决,命刘大夏治之,塞决口九十余丈,筑滚水石坝,功成,赐名安平镇,置北河都水分司治此。清亦名张秋镇,为阳谷县重要集镇。


在山东省阳谷县东南部、古运河与金堤交汇处。面积52平方千米。人口4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张秋,人口 8400。此地原名张秋口,因连年秋季河水上涨泛滥成灾取名。当地居民因忌水灾将“涨”改为“张”,称张秋。五代周世宗显德初,曾遣宰相李谷治堤于此。金时称景德镇。明初称张秋,弘治八年(1495年)称平安镇。清代复称张秋。镇境1952年为寿张县五区。1958年改公社。1964年划归阳谷县仍为公社驻地。1984年改为张秋镇。京杭运河流经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大豆、蔬菜、苹果等。有食品、服装、机械加工等厂。有公路接聊商公路。名胜古迹有景阳岗、挂剑台、黑龙潭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盐川寨

    北宋熙宁六年 (1073) 置,属通远军。在今甘肃陇西县西南五十里。后改为镇。《宋史·宁宗纪》: 南宋嘉定十三年 (1220),安丙遣王仕信等伐金,“九月辛丑,王仕克盐川镇”。即此。金属定西县。元废。

  • 白雀店

    又称白雀园集。即今河南光山县东南白雀镇。明嘉靖《光山县志》卷1《里店》:白雀店“在县东南七十里”。

  • 滦京

    元上都之别称。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滦河上游闪电河北岸。以临滦河而得名。元杨允孚著有《滦京杂咏》。元上都的别称。以临滦水得名。元杨允孚著有《滦京杂咏》。

  • 接莆岭

    在今浙江乐清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乐清县: 接莆岭在“县北六十里,道出太平县”。

  • 蒋州

    ①隋开皇九年 (589) 平陈改扬州置,因蒋山 (即钟山) 得名。治所在石头城 (在今南京市清凉山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、江宁、溧水、高淳县及安徽芜湖市、当涂、繁昌二县地。大业三年 (607)改为丹

  • 曲江池

    亦名曲江。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曲江乡一带。本为天然湖泊,秦时称洲,汉武帝进行扩建,以流水曲屈,改名曲江池。周六里余。司马相如《哀二世赋》曰:“临曲江之州兮,望南山之参差。

  • 城口

    ①即春秋楚大隧、直辕、冥阨三隘道的总称。在今河南信阳县南豫、鄂界上。《左传》: 定公四年 (前506),楚史皇谓子常曰: “若司马毁吴舟于淮,塞城口而入,是独克吴也。” 杜注: “城口,三隘道之总名。

  • 诺水

    ①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北艾不盖河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 元帝时,“ (韩) 昌、(张)猛与 (呼韩邪) 单于及大臣俱登匈奴诺水东山,刑白马,单于以径路刀金留犁挠酒,以老上单于所破月氏王头为饮器者

  • 金津

    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。为古黄河渡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 登国六年 (391) 十一月,大破卫辰子直力鞮军于铁岐山南,“戊子,自五原金津南渡河”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南古黄河上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

  • 越那笃

    即今黑龙江桦川县东北万里和通。为辽五国部之一越那笃的活动中心。元改置为脱斡怜万户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