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彭山县

彭山县

①唐先天元年 (712) 以避李隆基讳改隆山县置,属眉州。治所即今四川彭山县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 卷52彭山县: “因县之彭女山为名。” 天宝元年 (742) 属通义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属眉州。《宋史·太宗纪》: 淳化四年 (993),“永康军青城县民王小波聚众为寇,杀眉州彭山县令齐元桭”。即此。明洪武九年 (1376) 省入眉县。十三年(1380) 复置,仍属眉州。清康熙元年 (1662) 废入眉州,雍正六年 (1728) 复置。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9年撤销,并入眉山县。1962年复置。

②五代晋天福初改唐昌县置,属彭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郫县西北唐昌镇。后汉复为唐昌县。


(1)古县名。五代晋天福初改唐昌县置,治今四川省郫县西北唐昌镇,属彭州。汉复改唐昌县。(2)今县名。在四川省中部。属眉山市。面积465.3平方千米。人口32.3万。辖9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凤鸣镇。西汉置武阳县,治今县东北江口镇,属犍为郡。东汉为郡治。东晋侨置江阳县。南朝梁于江阳县置江州、江阳郡;改武阳县为犍为县,故治为今彭山县治。西魏改犍为县为隆山县。北周于隆山县置隆山郡,废江州及江阳郡。隋开皇初省隆山郡,又并江阳县入隆山县。武周先天元年(712年)因避李隆基讳,改名彭山县,属眉州。以县内彭亡山(今仙女山)得名,《读史方舆纪要》彭山县:彭亡山“县东十里。《郡国志》:周末彭祖家于此而亡,因名”。宋、元属眉州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省彭山县,十三年复彭山县。清康熙元年(1662年)县省入眉州,雍正六年(1728年)复置。1913年属上川南道,1914年属建昌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眉山专区,1952年属四川省眉山专区。1953年划归乐山专区。1959年并入眉山县,1962年复置。1968年属乐山地区,1985年属乐山市。1997年属眉山地区,2000年属眉山市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低山丘陵区。丘陵约占总面积68%。岷江从北入境,左纳府河南流出境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。牧马山辣椒驰名东南亚。以芒硝、石英矿最丰。有制硝、氮肥、水泥、化工等厂。硫化碱为出口商品。成昆铁路、新乐公路纵贯县境。岷江通航运。名胜古迹有江口、顺河汉代崖墓群、李白读书台、宋石龙凿刻及彭亡山(仙女山)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月牙湖

    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北。筑堤架桥其中,颇具风景。《清一统志·肃州》:“月牙湖、高台站湖皆在(高台)县西五里。”

  • 谷源镇

    明初置,属建昌县。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建昌县“芦潭镇”条:“县西七十里,旧有谷源巡司。”古镇名。在今江西省永修县西。北宋置,属建昌县,后废。

  • 盏达行政区

    1917年以盏达副宣抚司地置,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北八里莲花街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32年改置莲山设治局。旧县级行政区名。1912年由盏达土司地设盏达弹压委员。1917年由盏达弹压

  • 闽中

    旧时为福州府别称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8福州 《景物上》: 闽中,“南丰 《道山亭记》,福于闽为土中,所谓闽中也”。明陈鸣树著 《闽中考》,所考皆福州府境内山川、古迹。(1)地区名。在福建省中部。泛指

  • 汝阴县

    ①秦置,属陈郡。治所即今安徽阜阳市。西汉改为女阴县,属汝南郡。东汉复为汝阴县。三国魏为汝阴郡治。北魏为颍州治。隋大业初为汝阴郡治。唐武德四年(621)为信州治。六年(623)复为颍州治。北宋政和六年(

  • 徐山

    ①在今江苏铜山县南七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彭城有徐山。②在今江苏邳州市北。《博物志》 卷7: 徐偃王“为楚所败,逃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,百姓随之者以万数,后遂名其山为徐山”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下邳郡

  • 庆甸县

    元泰定四年(1327)置,为顺宁府治。治所在今云南凤庆县南八里。明谢肇淛《滇略·版略》顺宁府:“地曰庆甸,蒲人世居之。”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废。古县名。元泰定四年(1327年)置,治今云南省凤庆县

  • 秀山郡

    ①西魏改左乡郡置,属淅州。治所在安山县(今河南淅川县南)。北周废。②宋大理置,治所即今云南通海县。辖境约当今云南通海县以南,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部及越南部分地区。元改临安路。(1)西魏改左乡郡置,治

  • 以冲海子

    在今贵州安龙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普安州“响水”条下:“以冲海子在州西南安所城南。周三里,深不可测。旁有石门,海子之水注入焉。”

  • 交门市

    汉长安九市之一。《长安志》曰:交门市“在渭桥之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