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徐水

徐水

①即今河北徐水县南漕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北平县: “徐水东至高阳入博。” 《水经·滱水注》: 徐水 “西出广昌县东南大岭下。……徐水又径北平县,……徐水又东径蒲城北,又东径清苑城,……徐水又东左合曹水,……徐水又东南径故城北,徐水又东注博水”。

②即今陕西合阳县北徐水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徐水 “出西北梁山,东南流径汉武帝登仙宫东,东南流绝强梁原,右径刘仲城北,其水东南径子夏陵北,东入河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一》 引 《县志》: “今有桥头河,在县北十五里。发源梁山东峪,东南流径城东北入河,即徐水也。”


古水名。又称徐河。即今河北省满城、徐水等县的漕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红石山

    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万全都司:红石山“在龙门卫城东五里。上产红石,可供玩好”。因名。

  • 东冲山

    在今湖北武穴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广济县“多云山”条下:东冲山“山高起冲霄,故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黄州府》:东冲山,“《旧志》,重峦叠嶂,积雪不消,其左右烟月蔽亏,江湖环抱,为县最胜。上有鲍照读书处

  • 三山营堡

    明置,属广宁前屯卫。即今辽宁绥中县西三山营子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广宁前屯卫“铁场堡”条下:“三山营堡在卫西北三十里。”

  • 雷番山

    在今四川雷波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马湖府屏山县: 雷番山在 “府西三百八十里。隋史万岁征西南彝时,道经此。山中草有毒,经过头畜必笼其口,行人亦必缄默,若或高声,虽冬月必有雷霆之应”。县以此名。

  • 晋王山

    即桃叶山。在今江苏六合县南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江宁府一》: 桃叶山,“ 《府志》: 亦谓之晋王山”。即“桃叶山”。

  • 段庄河

    在今安徽砀山县西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砀山县: 段庄河 “亦大河支流也。由虞城县流入境,经县西回冈集。明嘉靖二十四年,沙淤坡水漫流,至双沟集南一里,汇流成河。又东三十里,合桑叶河,经萧县境,北

  • 小浮桥

    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北隅废黄河上。原跨汴水。金、元黄河屡次夺汴、泗入淮,黄河即经此与泗水合。《明史·河渠志》 记元末贾鲁治河后黄河所经,多“出徐州小浮桥”,即此。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东北隅废黄河上。原跨汴水。

  • 卢循城

    在今广东广州市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4广州南海县:卢循故城“在县南六里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9广州:卢循城“在州南岸,状如方壶。又《番禺新志》云,卢循城在郡南十里,与广州隔江相对,今故堞隐然”。《方舆纪要》

  • 银沙罗甸

    又作银沙逻、银砂罗。宋大理置,属永昌府。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一百十里上允镇。元升为银沙罗甸宣慰司。

  • 大金川安抚司

    清雍正元年(1723)置,属松茂道。治所即今四川金川县。乾隆四十一年(1776)改流,置阿尔古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