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谷
在今四川万源市东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宕渠县: “不曹水出东北徐谷,南入灊。”
在今四川万源市东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宕渠县: “不曹水出东北徐谷,南入灊。”
亦作虑真、女直、女质、朱里真。本源于唐代之靺鞨,五代时始称女真。分布于我国东北松花江、黑龙江中下游,东至于海。分生、熟女真两大部分。北宋末,生女真之完颜部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,建立金政权,灭辽之后又灭北
即支硎山。在今江苏吴县西。《吴地记》:支硎山“山上有寺号曰报恩,梁武帝置”。北宋朱长文《吴郡图经续记》卷中:报恩山“昔有报恩寺,故以名”。
在今广西宜山县西北福禄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天河县: “嘉靖十三年又迁福禄镇。”(1)古镇名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天河镇西南。明嘉靖十三年(1534年)移天河县治此。(2)在重庆市梁平县
即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。《清一统志·思恩府》:岜马镇“在土田州北岜马山下。明嘉靖七年王守仁抚定田州土目卢苏等,因分州地置十八巡司,以卢苏为岜马甲司”。古镇名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。明嘉靖七
在今安徽濉溪县东南一百三十里。因境内有尖谷堆、平谷堆得名。1948年冬淮海战役中,中国人民解放军全歼国民党黄维兵团于此。
1914年改永宁县置,属广西桂林道。治所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北百寿镇。1933年改为百寿县。旧县名。原名永宁县,因与山西、江西、河南、贵州四省永宁县重复,1914年改名。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西北寿城镇
明永乐五年 (1407) 属交趾布政司。治所在古藤县 (今越南清化省弘化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中部清化省地。宣德二年 (1427) 以后地入安南。
又作临资口或临泚口。即今湖南湘阴县西二十九里湘江西岸之临资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长沙府湘阴县: “县丞驻林子口。” 即此。
南朝梁置,属阳春郡。治所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北三十五里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为南流县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春州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南朝梁置,治今广东省阳春市西北,属新宁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
①西汉高帝六年 (前201) 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石下 (今江西南城县东南洪门水库内)。以其在郡之南,故名南城。三国吴太平二年 (257)分属临川郡。西晋太康初迁治盱江西岸塌埠街 (今县北光塔村) 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