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徒骇河

徒骇河

① 《尚书·禹贡》 谓黄河下游 “北播为九河”。《尔雅·释水》 指为九河之一。据 《禹贡》疏: “李巡曰: 徒骇,禹疏九河以徒众起,故云徒骇。……孙炎曰: 徒骇,禹疏九河,用功虽广,众惧不成,故曰徒骇。” 《汉书·沟洫志》: 成帝时河堤都尉许商 “以为古说九河之名,有徒骇、胡苏、鬲津,今见在成平、东光、鬲界中。自鬲以北至徒骇间,相去二百余里,今河虽数移徙,不离此域”。注引师古曰: “徒骇在成平。” 汉成平县在今沧州市西景城南二十里,近泊头市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勃海郡成平县境内的 “虖池河,或曰徒骇河”。可知西汉时虖池河即 《禹贡》 时代徒骇河,亦即黄河下游九河中的干流。故道自今深州市南折东北,经青县,至静海县入海。

②今之徒骇河,元、明时称土伤河或土河。自山东聊城分运河之水东出,东北经茌平、高唐、禹城、商河、惠民、滨州,由沾化县北入海。《清一统志·济南府一》 谓今之徒骇河即古 “漯水下流”。


(1)古水名。《尚书·禹贡》谓黄河下游“北播为九河”。《尔雅·释水》指为九河之一。据《汉书·沟洫志》成帝时,河堤都尉许商言:徒骇河为九河中最北的一支,在成平县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勃海郡成平县(今河北省沧州市西南)境内的“虖池河,或曰徒骇河”。可知西汉时虖池河即《禹贡》时代徒骇河,亦即黄河下游九河中的干流。故道自今深州市南折而东北,经青县,至天津市静海县东南入海。今徒骇河,元、明称土伤河或土河。清时始称今名,与古徒骇河无涉。(2)今水名。在山东省西北部。跨聊城、德州、滨州三市。《疏》中有两释:(1) 李巡曰:“徒骇者,禹疏九河,以徒众起,故曰徒骇。”(2) 孙炎曰:“徒骇,禹疏九河,用功虽广,众惧不成,故曰徒骇。”源出河南省清丰县东部,入山东省境与黄河平行,曲折东北流至沾化县,到旧黄河口入渤海。长420千米,流域面积 1.91 万平方千米。河道狭窄淤浅,旧时常溃决成灾。建国后已经整治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横山

    在今安徽明光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定远县:大横山“在县东七十里。以横界于东南而名。山上有石垒城”。

  • 双峪岭

    在今甘肃定西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安定县:双峪岭在“县南五十里”。

  • 同心堡城

    即今宁夏同心县。《清一统志·宁夏府二》:同心堡城“在灵州西南二百九十里。城周二里。今设守备驻防”。

  • 沃卡宗

    即今西藏桑日县东北沃卡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5《部落》中有沃卡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沃卡宗。1960年并入桑日县。“沃卡”, 藏语意为“沃德贡杰”神喜欢之地。

  • 绿淇江

    在今广西博白县东十里。为南流江东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博白县: 绿淇江 “在县东南十里。源出洞房山。……流汇于南流江”。

  • 分流山

    在今湖北浠水县南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黄州府一》:分流山“在蕲水县南二十里。相近有阇黎山、榾拙山”。

  • 建东县

    1933年9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黎川、南城、资溪三县交界地析置,驻王坪村 (今江西南城县东南)。1935年初废。旧县名。中央苏区闽赣省设。1933年由黎川、南城两县(今属江西省)析置。1934年10月中

  • 涪陵郡

    ①东汉建安二十一年 (216) 刘备改巴东属国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涪陵县 (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彭水、武隆、石柱、黔江、酉阳等县地。西晋移治汉复县 (今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龚

  • 紫云 (雲) 县

    1914年改归化县置,属贵州贵西道。治所即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。因县境西有紫云源胜境为名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1966年改设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。

  • 吉水县

    南唐保大八年(950)析庐陵县置,属吉州。治所即今江西吉水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)升为吉水州。明洪武初复为县,属吉安府。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在江西省中部。属吉安市。面积 2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