悦乐镇
即今甘肃华池县西南悦乐镇。1934年于此置华池县。
在甘肃省华池县南部。面积256平方千米。人口9630。镇人民政府驻悦乐,人口830。宋范仲淹筑业乐城于此,取“安居乐业”之意,后讹称悦乐。1941年至1951年曾为县治。1958年撤悦乐区置悦乐乡,同年改公社。1983年复乡,1985年置镇。石油蕴藏丰富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糜谷等。特产黄花菜。有农贸市场。庆华公路经此。
即今甘肃华池县西南悦乐镇。1934年于此置华池县。
在甘肃省华池县南部。面积256平方千米。人口9630。镇人民政府驻悦乐,人口830。宋范仲淹筑业乐城于此,取“安居乐业”之意,后讹称悦乐。1941年至1951年曾为县治。1958年撤悦乐区置悦乐乡,同年改公社。1983年复乡,1985年置镇。石油蕴藏丰富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糜谷等。特产黄花菜。有农贸市场。庆华公路经此。
①即首阳山。今河北卢龙县东南二十五里阳山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永平府:阳山“峰峦高耸,下多溪谷。西有李广射虎石”。②即今内蒙古河套西北狼山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始皇三十三年(前214),“使蒙恬渡河,据
即今黑龙江省海林市北三道河子,为牡丹江支流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 “富达密河”条下:“阿穆兰河,在(宁古塔)城北三百里。源出阿穆兰窝集,……东流入瑚尔哈河。”
即今贵州绥阳县东北旺草镇。清道光《遵义府志》 卷6绥阳县: 旺草场在 “城西北四十里”。
在今贵州凤冈县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龙泉县: 黄杨古囤 “巉岩绝壁,有大河环绕其上,可容百万人”。南宋绍兴间,任正隆据之以叛,都监安文平之,营栅堑洫犹存。
在今辽宁北票市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兴中府:“有大华山,小华山。”清代名巴颜华山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一》:巴颜华山“在朝阳县东北,土默特右翼境。汉名大华山。其南为右翼贝子驻处,巴图察罕河发源于此”。
北魏建义元年(528)置,为义宁郡治。治所即今山西沁源县。《元和志》卷13:“因沁水为名。”隋开皇十六年(596)为沁州治,大业初属上党郡。唐复为沁州治。北宋属威胜军。金初属沁州,元光二年(1223)
唐长安四年 (704) 置,属和州。治所即今安徽含山县。神龙元年 (705) 改为含山县。古县名。武周长安四年(704年)置,治今安徽省含山县。属和州。唐神龙元年(705年)改名含山县。
又名仙台山。即碣石山。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北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永平府一》:仙人台山“绝壁万仞,上凌霄汉,其台崇广”。
唐乾元间置,属邕州。治所在今广西隆安县南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废入宣化县。古县名。唐乾元后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南,属邕州。北宋作思龙,开宝五年(972年)废入如和县。
战国赵邑。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。古邑名。战国赵邑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南二十家子古城。西汉时置原阳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