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成州

成州

①南朝梁普通四年(523)析广州置,治所在梁信县(今广东封开县)。隋开皇十年(590)改为封州。

②西魏废帝二年(553)改南秦州置,治所在仇池郡洛谷城(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西和、礼县、武都、文县、康县等县地。隋大业初废。

③唐武德元年(618)改汉阳郡置,治所在上禄县(今甘肃礼县西南西汉水东岸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礼县、西和、成县等地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同谷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成州。宝应元年(762)没入吐蕃。贞元五年(789)复置,徙治泥公山(今甘肃成县西南)。咸通七年(866)又徙治宝井堡(今成县东)。后徙治同谷县(今成县)。五代梁开平初改为文州。唐同光初复名成州。南宋宝庆三年(1227)以理宗潜邸,升为同庆府。元复名成州,属巩昌路。明洪武十年(1377)降为成县。

④辽置,治所在同昌县(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西北)。辖境约当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细河上游一带。金初隶川州,大定六年(1166)改属懿州,泰和四年(1204)属大定府。元属东宁路。明废。

⑤金贞祐二年(1214)升灵丘县置,后属代州。治所即今山西灵丘县。元复改灵丘县。


(1)南朝梁普通四年(523年)置,治梁信县(今广东封开县东南贺江口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封开县一带。隋开皇初改为封州。(2)西魏废帝以南秦州改名,治洛谷城(今甘肃西和县南洛谷)。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礼县、西和等县地。隋移治上禄县(今礼县南)。大业三年(607年)改汉阳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改成州。唐初属陇右道。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礼县、西和、成县等县地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为同谷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成州。宝应元年(762年)地入吐蕃。贞元五年(789年)置行成州于同谷县西界泥公山。咸通十三年(872年)复置州。后定治同谷县(今甘肃成县)。五代梁开平初改为汶州。后唐同光三年(925年)复旧名。南宋宝庆三年(1227年)升为同庆府。北宋属秦凤路,南宋属利州路。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成县。蒙古复降同庆府为成州,并省同谷县入州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降为成县。(3)辽太平元年(1021年),圣宗女晋国长公主所尚驸马都尉萧绍业以从嫁户置睦州,后改名成州,治同昌县(今辽宁阜新市西北红帽子村)。属中京道。金初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洹山

    即临沅山。在今广东曲江县北。《水经·清水注》: “林水出县东北洹山。王韶之 《始兴记》 曰:林水源里有石室。”

  • 固庙镇

    在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二十二里。古淮渎祠或称淮渎庙曾建于此,故名。

  • 七里河

    ①在今山西原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崞县:七里河“在县北,南流入于滹沱河”。②在今山东青州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5青州府益都县:“七里河在府南。源出劈山之阴。又有石井水,亦出劈山,流经废广县城东,七

  • 天津县

    清雍正九年(1731)置,为天津府治。治所即今天津市。位当海河水系交通总会,为南粮北运入京咽喉及长芦盐运销中心。咸丰十年(1860)以后,随着沿海对外贸易发达,渐为华北最大商港。咸丰时曾置三口通商大臣

  • 朱台堡

    北宋政和三年(1113)于朱灰台筑城,属环州。在今甘肃环县东北。金废。

  • 定昌军

    五代方镇名。梁开平四年 (910) 置,治所在晋州 (今山西临汾市)。贞明三年 (917) 改为建宁军。五代方镇名。五代梁开平四年(910年)置,治晋城县(今山西临汾市)。贞明三年(917年)改建宁军

  • 梅子山

   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西。《清一统志·汉阳府》: 梅子山 “在汉阳县西三里。旧多梅”。

  • 清居郡

    西魏改新兴郡置,属合州。治所在清居县(今四川南充市南青居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南充市南部及武胜县西北地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安德宫

    南朝陈宫殿名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区偏南(六朝都城宣阳门外)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21“陈安德宫”条:“《宫苑记》:在宣阳门外直西,即都城西南角外,陈宣帝为文皇后所筑,隋平陈移江宁县于此,明年罢之。”

  • 嵩盟部

    宋大理改长州置,属善阐府。在沙礼卧城(即今云南嵩明县)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嵩明州: “昔汉人居之,后乌、白蛮强盛,汉人徙去,盟誓于此,因号嵩盟。今州南有土台,盟会处也。” 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: “乃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