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湖南长沙县东二十四里梨镇。 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二》: 榔梨市 “旧有榔梨税课局,久废”。
即今河南西峡县治。明属内乡县,设西峡口关巡司。民国初有县佐驻此。1948年于此置西峡县。
北周宣政元年(578)分相州置,治所在武城县(隋改为清河县,在今河北清河县城关乡西北十二里)。隋大业初改为清河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为贝州。天宝元年(742)又改为清河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贝
在今河南开封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7开封府祥符县: 封台 “在南薰门外。洪武初,幸汴时所筑”。
亦作立登三坝。在今四川理塘县西南格则乡西南。为打箭炉至西藏南路驿站之一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4:“喇嘛丫至二郎湾尖,三坝塘宿。”民国贺觉非《西康纪事诗本事注》:“自理化西行,经公撒塘、拉尔塘、喇嘛丫、
亦作长峪城。明正德十年 (1515) 筑,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八十里长峪城村。设守御千户所驻此。明正德十五年(1520年)筑,在今北京市昌平区西。后废。
清同治十一年(1872)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即今宁夏泾源县。1913年改为化平县。清同治十年(1871年)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。1913年改为化平县。
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。宋《淳祐临安志》卷8:大慈山“在钱塘县龙山之西”。山下有虎跑泉。
元升龙英洞置,属太平路。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南龙茗镇。明属太平府。1916年与全茗、茗盈二土州合并,改设龙茗县。元改龙英峒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西南龙茗。属太平路。辖境相当今天等县西南部分地区。
明初改元不牙迷站置,在今黑龙江省木兰县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海西东水陆城站有“伯颜迷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