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四川自贡市区东北大山铺街。旧属富顺县,后划归自贡市。1979年于此发现以恐龙为主体的脊椎动物化石堆积层,誉为“恐龙之乡”。
春秋陈邑。在今河南柘城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7宁陵县: “故柘城,在县南七十里。陈之株邑。”湖南省株洲市的简称。
即喀喇和色尔。今新疆和硕县东榆树沟。清 《林则徐日记》: 道光二十五年 (1845) 二月初二日,“至河色尔台,又名榆树沟,此处有榆树数株,井水可饮。军台洁净,较前数台俱胜”。
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于罗雄部置,属曲靖路。治所在今云南罗平县南二十五里阿邦村北。至正二十三年 (1363) 迁治县北十二里旧州东。明代属曲靖府,万历十五年 (1587) 改罗平州。元至元十三年
西魏改永宁县置,属张掖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北定羌庙东十里。北周省入删丹县。古县名。西魏时改永宁县置,治今甘肃省永昌县西,属张掖郡。北周废。
在今安徽颍上县东南颍河入淮之口,即古西正阳镇。《晋书· 姚泓载记》: 东晋末,刘裕伐姚泓,“泓将王荀生以漆丘降 (王) 镇恶,徐州刺史姚掌以项城降 (檀) 道济,王师遂入颍口”。即此。颍水入淮水之处。
①又名蒲河。在今河北昌黎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永平府一》:饮马河“在昌黎县南五里。源出卢龙县界溪谷中,东流径县西安山下,又东与深江河合流为沙河,下流合潮河入海”。②在今河北枣强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枣
①隋大业六年(610)置,为临振郡治。治所即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宁远县“以宁远水名”。唐武德五年(622)为振州治。天宝元年(742)为延德郡治,乾元元年(758)复为振州治
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北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抚宁县: 裂头山 “群山环绕,一峰高耸,顶有数尖,因名。亦曰前裂头山,以东有七峰相连,极东而尖出者,为后裂头山”。
元置,即今山东郯城县西北新汪。明废。元置,在今山东省郯城县西北新汪。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