敬德县
1935年改恩阳县置,属广西省。治所在多敬圩 (今广西德保县西北敬德镇)。1951年并入德保县。
旧县名。1936年由恩阳县及靖西县北部、天保县西部地合置,治多敬圩(今广西德保县西北多敬)。1952年撤销,与天保县合并,设立德保县。
1935年改恩阳县置,属广西省。治所在多敬圩 (今广西德保县西北敬德镇)。1951年并入德保县。
旧县名。1936年由恩阳县及靖西县北部、天保县西部地合置,治多敬圩(今广西德保县西北多敬)。1952年撤销,与天保县合并,设立德保县。
①在今河北唐县东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唐县:灵源山“山溪环错”。上有灵源寺。②即今福建晋江市西南灵源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泉州府晋江县“紫帽山”条下:灵源山“上有灵泉,大旱不竭。一名太平山,以山
一作龙归山。在今四川铜梁县北安居镇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安居县:凤凰山“其西南对峙者曰龙归山,山形盘旋如龙,亦一方之胜”。《清一统志·重庆府一》:归龙山“在铜梁县北旧安居县东……东北对峙者曰凤凰山”。
在今江西大余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大庾县:平政水在“府西南五十里。源出广东仁化县长岭,东流合凉热水,又七十里合聂都水,通大江。一云,平政水合流源水而入南康县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平政水
在今山西寿阳县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永嘉六年(312),拓跋猗卢击败刘曜。“猗卢因大猎寿阳山”。胡三省注:“寿阳山,在乐平寿阳县。”古山名。又称方山或神福山。在今山西省寿阳县东北。西晋永嘉六年(31
今蒙古国东部克鲁伦河上源之一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皮被河城“皮被河出回纥北,东南经羽厥,入胪朐河,沿河董城北,东流合沱漉河,入于海”。
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置,属澂江路。治所即今云南玉溪市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 “新兴州,汉新兴县。” 按,汉代在云南未设新兴县,元人误认为南朝建宁郡或南广郡的新兴县在今玉溪,因名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玉
在今陕西眉县或扶风县境之渭河北岸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郭淮传》:青龙二年(234),诸葛亮由五丈原“盛兵西行,诸将皆谓欲攻西围,淮独以为此见形于西,欲使官兵重应之,必攻阳遂耳。其夜果攻阳遂,有备不得上。”
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7成都府:成都中卫“在府治西南七里”。清初废。明洪武中置,治今四川省成都市。清初废。
在今河北赵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赵州:“平棘山有二:在州城北者曰大平棘,在城南者曰小平棘,皆去城百步许,山顶平而多棘,故以名山,汉又以山名县。”
从辽宁沈阳城站至北陵。长11.8公里。为北宁铁路支线。1929年建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