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新昌县

新昌县

①西汉置,属辽东郡。治所在今辽宁海城市东北三十余里向阳寨。《后汉书·高句骊传》: 建光元年(121),“夏,复与辽东鲜卑八千余人攻辽队,杀略吏人。蔡讽等追击于新昌,战殁”。即此。西晋属辽东国。东晋咸和九年 (334) 徙废。

②三国吴黄武五年 (226) 分富春县置,属东安郡。治所在今浙江建德市西南五十二里古城山村。七年 (228) 属吴郡。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因与平州辽东国之新昌县重名而改寿昌县。

③北魏置,为北平郡治。治所即今河北卢龙县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为卢龙县。

④北魏永熙二年 (533) 置,属昌黎郡。寄治英雄城 (今河北徐水县西二十五里遂城)。隋改名遂城县。

⑤隋开皇初改顿丘县置,为滁州治。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。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为清流县。

⑥隋置,属兴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白鹤县南凤州。大业初属交趾郡。唐属峰州。后废。

⑦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新州。治所在今广东新兴县东。贞观中废。

⑧唐开元四年 (716) 置,属饶州。治所在今江西浮梁县东南新平乡南城里。后徙治今浮梁县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名浮梁县。

⑨唐大历四年 (769) 于西汉新昌侯国故城置,属涿州。治所在今河北高碑店市东南新城镇东。北宋废。

⑩五代梁开平初吴越钱镠析剡县置,属越州。治所即今浙江新昌县。以乡得名。南宋初属绍兴府。元属绍兴路。明属绍兴府。民国初属浙江会稽道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

(11)北宋太平兴国六年 (981) 置,属筠州。治所即今江西宜丰县。后属瑞州。元升为新昌州。明洪武初复为县,属瑞州府。1914年改为宜丰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辽宁省海城市东北向阳寨。属辽东郡。三国魏后废。(2)三国吴黄武四年(225年)析富春县置,治今浙江省建德市西南。属吴郡。五年属东安郡,七年仍属吴郡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改名寿昌县。(3)北魏置,治今河北省卢龙县。为北平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卢龙县。(4)隋开皇初改顿丘县置,治今安徽省滁州市。属江都郡。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清流。(5)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广东省新兴县东。属新州。贞观中废。(6)唐大历四年(769年)于西汉新昌侯国故城置,治今河北省高碑店市新城镇东。属幽州。后省。(7)唐开元四年(716年)置,治今江西省浮梁县新平乡南城里、昌江东岸。因乡名县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属饶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名浮梁县。(2)古旧县名。北宋太平兴国六年(981年)分高安县置,治今江西省宜丰县。属筠州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为州。明洪武初降为县,属瑞州府。清因之。1914年因与浙江省新昌县重名,改名宜丰县。(3)今县名。在浙江省境东部、曹娥江上游。属绍兴市。面积1200平方千米。人口43.4万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辖11镇、7乡。五代梁开平二年(908年)析剡县(今嵊州市)东部新昌、善政等13乡置县,以新昌乡为名。属越州。南宋绍兴府,元属绍兴路,明、清属绍兴府。1914年属会稽道,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49年属绍兴专区,1952年改属宁波专区,1958年省入嵊县,1961年复置,1964年复属绍兴专区(1970年改地区)。1983年改属绍兴市。地处浙东盆地低山区中部。地势东南高、西北低,丘陵广布。新昌江、黄泽江、澄潭江蜿蜒北流,河谷、盆地错落其间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花生。林产以杉、松、毛竹为大宗,并产油菜籽、油桐籽、斑竹漆等。有茶、茧、烟、朮四大特产。为“名茶之乡”。是全国兔毛生产基地县。有檫树良种基地。工业有机械、丝织、制药、食品、矿冶、建材、造纸等,竹编工艺品制作精美。矿产有萤石、金银等。水力资源丰富,建有小水电站200余座,为全省第一个农村初电气化县。有生产资料、兔羊毛衫、茶叶等专业市场。杭温公路经此,并有江拔、象山至西山公路。名胜古迹有大佛寺、千佛岩、天姥山、沃洲山、穿岩十九峰、董村水晶矿摩崖题记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零星坞

    一名延寿城。在今河南偃师市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 缑氏县有延寿城。《水经· 洛水注》: 休水 “又东届零星坞……又径延寿城南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4缑氏县: “零星坞一名延寿城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河南府二》

  • 十一行中书省

    元代从至治后到至正前,境内除京师附近地区直属中书省,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,共设有岭北、辽阳、河南、陕西、四川、甘肃、云南、江浙、江西、湖广、征东等十一行中书省。简称十一行省。元代从至治后到至正前,境

  • 耒阳县

    秦置,属长沙郡。治所即今湖南耒阳市。《水经·耒水注》:耒阳县“盖因水以制名”。汉属桂阳郡。南朝梁、陈间徙治骜山口(今耒阳市东北二十二里大市圩)。隋改洡阴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名耒阳县,属衡州。还治

  • 绍兴县

    1912年合山阴、会稽二县置,1914年后属浙江会稽道。治所即今浙江绍兴市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在浙江省东北部、钱塘江南岸。属绍兴市。面积 1492 平方千米。人口70.2万。辖25镇。县人民政府驻

  • 罗裒间

    宋大理置,在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西北小维西。

  • 火井镇

    北周置,属临邛县。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火井镇。一说在今油榨乡。为隋至宋火井县治。明置火井坝巡司于此。在四川省邛崃市西南部。面积31.8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家场,人口1800。以隋

  • 盘龙镇

    ①又名攀龙镇。清置,属武乡县。即今山西武乡县东五十里蟠龙镇。②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三十二里蟠龙。北宋朱长文 《吴郡图经续记》 卷下: “有盘龙汇者,介于华亭、昆山之间,步其径才十里,而洄穴迂缓逾四十里

  • 难江县

    ①南朝梁普通六年 (525) 置,属北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南八庙场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改为盘道县。②北周天和五年 (570) 置,为集州、平桑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南江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140集

  • 马蝗山

    ①即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蚂蝗岭。明正德《琼台志》卷6:马蝗山“在州(治今中和镇)东三十里。形如马蝗。俗传汉曾屯兵于此,后人每掘得铜鼓钲铛等物。其地多鬼火,以阴晴出没,盖古战场血渍所化”。②约在今四川屏山

  • 许山

    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海中,金山之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华亭县:许山“亦在金山卫东, 离柘林三十余里。唐顺之云, 山去乍浦、金山、吴淞所三处, 皆仅隔一湖,亦为会哨之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