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溪
即马连溪。在今四川巫溪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1大宁监载杜如箎诗云: “险绝昌溪水,如何亦问津。命分毫发地,利役古今人。” 《明史·地理志》大宁县: “又有马连溪,亦曰昌溪。”
集镇名。在安徽省歙县中部偏北、昌源河西岸。昌溪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2500。因昌源河又名昌溪,地以溪名。产茶叶、蚕茧、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等。有制茶、纸盒、地毯等厂。有公路南至定潭接徽岔公路。
即马连溪。在今四川巫溪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1大宁监载杜如箎诗云: “险绝昌溪水,如何亦问津。命分毫发地,利役古今人。” 《明史·地理志》大宁县: “又有马连溪,亦曰昌溪。”
集镇名。在安徽省歙县中部偏北、昌源河西岸。昌溪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2500。因昌源河又名昌溪,地以溪名。产茶叶、蚕茧、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等。有制茶、纸盒、地毯等厂。有公路南至定潭接徽岔公路。
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饶州府万年县: 姚源水 “在县西南。自贵溪县北流入县境,又西入余干县,即余水之上源”。
即今浙江淳安县西南凤林港。宋 《景定严州续志》 卷8遂安县: 罟网溪 “自衢境发源,与邑境诸小涧合,流至于东亭,与双溪诸水合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遂安县: 罟网溪 “源自衢州,流入县界,又东北入武强
明右江十寨之一。在今广西忻城县西南红渡镇之古钵村。《明史·广西土司传》:右江十寨,以“罗墨、古钵、古凭、都北、咘咳立一州,属那地土官黄旸”。
即今河南信阳县东北六十里萧王乡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4: 同治元年 (1862) 九月,“进攻萧王寨”。
在今浙江余杭市西。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9: 狗头岭 “在钱塘县旧治之北,到县五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杭州府: 狗头岭在 “府西北五十里。唐上元二年刘展作乱,……杭州州将李藏用使其属温晁自余杭驰
亦作北山、郏山、芒山。在今河南洛阳市北。《左传》:昭公二十二年(前520),“王田北山”。杜注:“北山,洛北芒也。”《后汉书·城阳恭王祉传》:刘祉“葬于洛阳北芒”。其后,王侯公卿多葬于此。又《梁鸿传》
亦作化成县。北周大象二年(580)改梁广县置,为巴州、大谷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巴中市。《寰宇记》卷139化城县:“以县南三里化城山为名。”隋大业初为清化郡治。唐武德初复为巴州治。天宝初为清化郡治。乾元初
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。宋程大昌 《雍录》卷3唐东内大明宫: 蓬莱池 “在龙首山北平地矣,龙首山势至此而尽”。
在今上海市徐汇区中部。原是法华泾、肇嘉浜、蒲汇塘汇合处。明徐光启在此建农庄别业,死后葬于农庄之南,其后裔在此定居,遂称徐家汇。近代渐发展成市镇,成为市区通向西南郊的枢纽。现为上海市西南重要商业中心。建
1934年2月国民党南京政府为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宜丰、奉新、修水、铜鼓等县析置,驻找桥(今江西宜丰县北找桥)。1936年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