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宏岛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位于鸿麻岛南17海里。面积约0.08平方公里。我国渔民向称秤钩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辛科威岛。1947年改名景宏岛,以纪念随同郑和下西洋的副使王景宏而命名。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位于鸿麻岛南17海里。面积约0.08平方公里。我国渔民向称秤钩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辛科威岛。1947年改名景宏岛,以纪念随同郑和下西洋的副使王景宏而命名。
①东晋宁康初(373)改春谷县置,属宣城郡。治所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。寻废。②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属济州。治所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三十里,俗呼水没城。《寰宇记》卷13阳谷县:“取县界故阳谷亭为名。”
本名皇甫林,后讹为广富林。亦作广福林。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十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青浦县“黄渡镇”条:“广富林市在县东南三十二里细林山南,亦华亭分界处也。”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青浦县:“广富林
和硕特东上旗的俗称。在今青海祁连县、门源回族自治县、海晏县三县交界处。后迁今乌兰县东南。
在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安平镇。1632年荷兰殖民者于此建热兰遮堡,俗称红毛城。在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南。原处海中,自东南而西北,绵亘七屿,如鲲鱼鼓浪,称七鲲身。一鲲身位于北端,当大员港入口处,广约3平方千米。
又名一条城堡。明置,属金县。在今甘肃皋兰县东南黄河南岸。《清一统志·兰州府二》:一条城堡“在金县东北一百里。明万历二十五年,兵备张栋以龙沟堡改建一条城,移党家堡守备于此”。
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。《汉书·扬雄传》:“武帝广开上林,南至宜春、鼎胡、御宿、昆吾。”晋灼曰: “昆吾,地名也,有亭。” 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6: “昆吾亭,在县境,汉宣帝霍皇后葬亭之东。”在今陕西
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东平州:坎河在“州(今州城镇)东北五十里。有坎河泉,南流六里入汶河。《志》云:坎河即汶水,下流泄入盐河处,盐河即济河之别名。自戴村坝筑,而汶水不复由此入济。万历七
即今黑龙江省巴彦县。清同治元年(1862)于此置呼兰厅,光绪三十年十二月(1905年1月)改置巴彦州。1913年改为巴彦县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2:巴彦“县治土名巴彦苏苏”。
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龙颈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清远县西北有龙颈墟。
亦作诺尼江。即今黑龙江省西部之嫩江。清方式济 《龙沙纪略》: “诺尼江即脑温江。乾隆《盛京通志》 作诺尼。蒙古语谓脑温为碧,诺尼意同。今呼嫩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