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家桥
即今河北景县西十六里杜桥乡。民国《景县志》卷1:城西南西梧社有杜家桥。
即今河北景县西十六里杜桥乡。民国《景县志》卷1:城西南西梧社有杜家桥。
俗称姚伏塔。在今宁夏平罗县南四十里姚伏镇东二里。因古田州城而得名。西夏始建。清乾隆四十八年(1783)重修。为七层六角形楼阁式砖塔。通高38米。
亦名阴山戍。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六十里。《魏书·田益宗传》:梁吴子阳寇三关,“益宗遣光城太守梅兴之步骑四千,进至阴山关南八十余里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1麻城县“大城关”条下:“阴山关在县东北阴山上,
即今广东台山市西南下川岛。在上川山之西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9广州府谓“上川石山而下川土山,二山皆产香蜡竹藤之属,而上川为优。居民以贾海为业”。古岛屿名。即今广东省台山市南海中下川岛。与上川山对峙。为土山
①在今安徽阜阳市西北。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》: 东晋咸康五年 (339),以夔安为征讨大都督,统大军南寇,“夔安进据胡亭,晋将军黄冲、历阳太守郑进皆降之”。②在今湖北安陆市西北。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》:东
明洪武二十七年 (1394) 改肃州路置,属陕西行都司。治所即今甘肃酒泉市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嘉峪关、金塔、酒泉三市县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部地。清雍正二年 (1724) 废。见“肃州(1)”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戎州置,治所在僰道县 (今四川宜宾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宜宾、南溪等市县以南,云南昆明地区以北。乾元元年 (758)复为戎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戎州置,治僰道县(今四川宜
即今安徽枞阳县东长江北岸扫帚村。旧属桐城县。清道光《桐城续修县志》卷1《集场》有扫帚沟。
在今广西鹿寨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3柳州府: 思微山 “在洛容县治北。顶有泉穴,四时不涸”。
即今江西都昌县北苏山。《寰宇记》卷111南康军都昌县:元辰山,“道书第五十一福地。又名苏山,晋苏耽居此”。
明弘治四年 (1491) 以溧水县高淳镇置,属应天府。治所即今江苏高淳县。清属江宁府。民国初属江苏金陵道。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在江苏省南京市南部,北临石臼湖,西南与安徽省接壤。属南京市。面积802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