束州县
西汉置,属勃海郡。治所在今河北大城县西南。东汉属河间国。西晋移治今河间市东。北魏孝昌二年(526)复还汉旧城,属章武郡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废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河间市东北。属勃海郡。西晋徙治今河间市东。北魏孝昌二年(526年)复徙治汉旧城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年)省。
西汉置,属勃海郡。治所在今河北大城县西南。东汉属河间国。西晋移治今河间市东。北魏孝昌二年(526)复还汉旧城,属章武郡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废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河间市东北。属勃海郡。西晋徙治今河间市东。北魏孝昌二年(526年)复徙治汉旧城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年)省。
又名蒲昌海。即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·西次三经》: 不周之山,“东望泑泽,河水所潜也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又东注于泑泽,即经所谓蒲昌海也。”即“蒲昌海”。《水经注·河水》:“
北宋置,属镇戎军熙宁砦。在今宁夏固原县北。后废。
①一作空峒山、崆峒山。在今宁夏固原县西之六盘山。《庄子·在宥篇》: “ (黄帝) 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山,故往见之。” 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 黄帝 “西至于空桐”; 《孝武帝纪》: 元鼎五年 (前112
即鲁多克城。今西藏日土县治。
春秋晋置,在今山西孝义市北十里大虢城。《左传》:宣公十五年(前594),晋侯“赏士伯以瓜衍之县”,即此。古县名。春秋时晋置,治今山西省孝义市北。《左传》宣公十五年(前594年):晋侯“赏士伯以瓜衍之县
春秋陈邑。在今河南新蔡县东南。《左传》:文公九年 (前618),“夏,楚侵陈,克壶丘”。杜注:“壶丘,陈邑。”古邑名。在今河南新蔡县东南。春秋属陈。《左传》文公九年(前618年):“楚侵陈,克壶丘。”
一名文殊院。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中台灵鹫峰顶。唐释法云建。《清一统志·代州》:文殊寺“相传寺成时,文殊现金像,塑工安生肖之,名曰真容院。明易今名”。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)重修,乾隆二十五年(1760
即今安徽青阳县南山南章,南近石台县界。清乾隆《青阳县志》卷1:有山南章。
即今福建宁德市东北西陂塘。《清一统志·福宁府》:赤鉴湖“在宁德县东北二十五里。一名西陂塘。宋元祐四年里人林圭筑堤作堰,垦田七百四十八顷,后沦于海。宣和七年县令储惇叙重修不就,后又潴为湖”。古湖泊名。又
①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忻州“程侯山”条下:“西北十五里有云中山。下有谷, 云中水出焉。山之北即崞县界。”②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绛州一》:云中山“高出云汉,故名”。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