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杨桥镇

杨桥镇

①在今江苏武进县南杨桥村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阳湖县图:南有杨桥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武进县南有“杨桥镇”。

②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北四十一里黄河南岸杨桥村。北有杨桥口,为黄河津渡处。清于此设镇。


(1)在河北省大名县西北部。面积53.1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桥,人口 2700。杨姓建村桥旁,故名。1953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花生。有制砖、榨油等厂。大和公路经此。(2)在安徽省安庆市郊区西部。面积98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溪桥,人口 1540。地以桥名。1949年设杨桥乡,1958年改为杨桥公社,1979年由桐城县划归安庆市郊区。1983年复设杨桥乡,1986年置镇。产大豆、稻、油菜籽、茶叶、柑橘、梨、桃、石榴、枇杷、杏等。有农机、化肥、水泥、印刷、塑料、服装、家具等厂。为市西北丘陵地区和附近湖区农副产品的集贸市场。为杨新公路起点。安枞公路经此。(3)在安徽省临泉县东北部。面积59.7平方千米。人口5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桥集,人口 7300。以集西跨杨河建有桥故名杨桥集。1948年设杨桥区,1958年改杨桥公社,1983年设杨桥镇。1992年刘大罗庄、七里桥三乡并入。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甘薯、芝麻、生姜、薄荷等。特产“杨桥贡柿”。有蔬菜脱水、农副产品加工、砖瓦等厂。102省道、临阜公路经此。(4)在江西省分宜县西北部、杨桥河畔。面积144.8平方千米。人口4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桥街,人口 7870。村东杨赤水有石桥,因名杨桥。1951年设杨桥镇,1956年改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改乡,1988年复设镇。为县粮食、油茶重点产区,盛产苎麻、鲜鱼。有煤矿及农机修造、建材、陶器、食品加工、建筑等企业。上分、三杨公路经此。古迹有状元桥、杨桥。(5)在湖南省邵东县东部。面积51.3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桥,人口 2870。初属邵阳县九区,1956年分为杨桥、杨塘二公社。1966年合并为杨桥公社,1984年改乡,2000年置镇。主产稻、油菜籽。有轴瓦系列厂。有省道穿越全境,有公路通双峰。(6)在湖南省衡东县东部。面积111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桥,人口 2570。相传明代杨、林二姓于此合建石桥得名杨林桥,1949年改名杨桥,故名。1952年为杨桥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。1989年东烟乡并入置镇。境内多山丘,为县用材林基地。产杉木、油茶、油桐、蚕茧、茶叶、药材。矿产有煤、银、锰、铅、锌、石灰石等。有煤矿、锰矿和农机、印刷等厂。有圩场。株衡公路经此。境内凤凰山为“南岳七十二峰”之一。(7)在四川省仪陇县中部。面积33平方千米。人口1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骑龙场,人口 3100。镇以白杨桥名。1952年建骑龙乡,1958年为骑龙公社。1980年更名杨桥公社,1984年复乡名,2000年建镇。产生姜、花生。有造纸、发电、养殖等企业。仪达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抚夷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安定郡。治所在今甘肃镇原县北。东汉省。北魏复置,属陇东郡。隋废。②唐贞观八年(634)废石门、盐泉等县置,属戎州。治所在今云南盐津县境。天宝元年(742)废入义宾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

  • 东女国

    西藏古代族部名。亦作女国。地在今西藏昌都地区东北部及四川西北部。《旧唐书·东女国传》:“东女国,西羌之别种,以西海中复有女国,故称东女焉。俗以女为王。东与茂州、党项接,东南与雅州接,界隔罗女蛮及白狼夷

  • 长江山

    在今广东中山市东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香山县:长江山“众水皆导源于此,因名”。

  • 竹峪关

    即今四川万源市西北百七十里竹峪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27通江县:竹峪关“在县东北二百八十里。自陕西紫阳县入蜀路”。民国《万源县志》卷2:竹峪关“交通江界,崇山环抱,深涧回盘。下达通巴,上通镇巴,路当

  • 鹿径岭

    在今山西岚县北鹿径沟村附近。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一》: 鹿径岭 “在岚县北六十里”。

  • 弓长岭

    即今辽宁辽阳市东南弓长岭区。盛产铁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辽阳州图:东南有弓长岭。

  • 草河堡

    明置,属定辽右卫。即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南草河城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辽东都司 “甜水堡” 条下: “又南八十里曰草河堡。” 民国 《奉天通志》 卷82凤城县: “草河自本溪东南流至县治北一百二十里

  • 高口戍

    在今湖南望城县西北乔口镇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 “湘水自高口戍东,又北,右会鼻洲。”杨守敬《水经注疏》 疑 “高口戍” 即 “乔口戍” 之讹。

  • 凭 (憑) 祥县

    明永乐二年 (1404) 升凭祥镇置,属思明州。治所即今广西凭祥市。成化十八年(1482) 升为凭祥州。1912年又改凭祥厅为凭祥县,属广西镇南道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52年并入睦南县 (后改宁

  • 白豹城

    北宋元符二年(1099)置,属庆阳府。即今陕西吴旗县南白豹乡。《宋史·仁宗纪》:康定元年(1040)九月,“环庆路兵马副都总管任福破白豹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