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枞阳镇

枞阳镇

即今安徽枞阳县治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桐城县: 枞阳城,“ 《城邑考》: 宋末桐城县移治枞阳镇,后又徙池之李阳河。元始还旧治。今仍为枞阳镇。明初置税课局于此”。清末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、陈玉成曾在此举行军事会议,遗址尚存。


(枞zōng) 在安徽省枞阳县西南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40平方千米。人口5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枞阳,人口3.6万。镇以古枞阳县为名。为汉枞阳县治所,明、清桐城四大名镇之一。清咸丰六年(1856年)和八年太平天囯将领二度会集于此,举行重要军事会议。1949年为枞阳镇,1958年改为城关公社,1961年改为城关镇。1992年黄羹乡并入复名枞阳镇。主产蔬菜,兼营渔业。有造船、农机、毛巾、玩具、灯泡、纸箱等厂。镇区沿枞阳长河和莲花湖分布。为县集市贸易中心。桐枞、安枞公路经此。正大街有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。古迹有汉武帝射蛟台、晋陶侃洗墨池、惜阴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岚山

    在今甘肃定西县东。峰峦陡峻,纤回难上。驿道经其上,曲折上下约四五十里。其顶名清凉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9巩昌府安定县: 青岚峪 “在县东三十里。山多岚气”。

  • 辟阳城

    ①在今河北冀州市东南。《晋书·慕容垂载记》: 东晋太元中,垂遣田生密告慕容农等,使起兵赵魏以相应。“于是农、(慕容) 宙奔列人,楷、绍奔辟阳,众咸应之”。②即辟土城。在今山东莒县西南二十五里五花营。《

  • 羌塘

    一称章塘。藏北高原的藏语称谓。又称章塘。“藏北高原”的藏语称谓。

  • 宗营镇

    清置,属褒城县。即今陕西汉中市西北宗营镇。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中北部。面积9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宗营,人口 4970。明代为褒城县宗营寨,一名宗汉镇,清雍正《陕西通志》载清初设宗营镇。

  • 泰宁城

    清雍正九年 (1731) 建,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 (街村)。因七世达赖喇嘛移居惠远庙,故建土城驻兵保护。

  • 殷州

    ①北魏孝昌二年 (526) 置,治所在广阿县(今河北隆尧县东十二里旧城乡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隆尧、内丘、临城、柏乡、高邑、宁晋、赵县、元氏、赞皇、栾城等县地。北齐天保二年 (551) 改为赵州。②北魏置

  • 宜伦县

   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 (980) 改义伦县置,为儋州治。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中和镇。熙宁六年 (1073) 为昌化军治。南宋绍兴六年 (1136) 改属琼州。十四年 (1144) 复为昌化军治。端平二

  • 历林口

    当在今辽宁辽河下游以西一带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康元年(335),慕容皝讨慕容仁,“皝帅其弟军师将军评等自昌黎东,践冰而进,凡三百余里。至历林口,舍辎重,轻兵趣平郭。去城七里,候骑以告仁,仁狼狈出战”

  • 根宁县

    西晋置,属武平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、北太两省境。南齐后废。

  • 方里集

    即今河南长垣县东北方里乡。明嘉靖《长垣县志》卷1《镇集》:“方里集,城东北三十五里。”集镇名。在河北省魏县城西南部。属北台头乡。人口 3320。以集市大得名。产小麦、玉米。有制砖厂。通公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