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子山
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西。《清一统志·汉阳府》: 梅子山 “在汉阳县西三里。旧多梅”。
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西。《清一统志·汉阳府》: 梅子山 “在汉阳县西三里。旧多梅”。
在今四川大邑县东南安仁镇场口。为大地主刘文彩之公馆。初建于清。1928—1942年间进行扩建。分老公馆、新公馆,建筑面积2072平方米,房屋三百五十余间,四周高墙环绕。内有大厅、客厅、接待室、账房、雇
明洪武二十八年(1395)升龙州军民千户所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。后复为龙州。
即抱罗市。今海南省文昌县北抱罗镇。
亦作博叉河。即今中亚之阿姆河。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: “缚喝国……北临缚芻河。”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铜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。贞观八年 (634) 属容州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废入北流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西南。属铜州,后
一作零羊峡。又名高要峡、高峡山。在今广东肇庆市东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34端州高要县: 羚羊峡 “在县东。水行三十里。吴步骘为交州刺史,兴军取南海,衡毅、钱博等领兵逆之,战于峡口,毅、博等军败,投水死者千
①西魏末改高平郡置,属原州。治所在平高县(今宁夏固原县)。辖境相当今宁夏固原、彭阳二县及甘肃会宁县西北部分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②北周改高平郡置,治所在平高县(今河南商城县东)。隋开皇初废。西魏
①即教山。在今山西绛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绛县: 殽山 “县东南八十五里。亦曰效山,又讹为罩山。即 《山海经》 所云 ‘教山,教水出焉’ 者也”。②一作崤山。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六十里。《春秋》:
在今陕西石泉县东南五里汉江南岸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6石泉县: 堰头岭 “下有滩,曰堰滩”。
即今黑龙江呼兰县南徐家村。呼海铁路经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