梓潼帝君神祠
即梓潼庙。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二十里七曲山大庙。《明史·礼志四》: “梓潼帝君者,记云: 神姓张名亚子,居蜀七曲山。仕晋战没,人为立庙。唐、宋屡封至英显王。道家谓帝命梓潼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,故元加号为帝君,而天下学校亦有祠祀者……。”
即梓潼庙。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二十里七曲山大庙。《明史·礼志四》: “梓潼帝君者,记云: 神姓张名亚子,居蜀七曲山。仕晋战没,人为立庙。唐、宋屡封至英显王。道家谓帝命梓潼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,故元加号为帝君,而天下学校亦有祠祀者……。”
南朝陈改扶阳县置,属邵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新宁县东二里金城故城。隋省入邵阳县。
又作莫曳靺鞨。唐黑水靺鞨十六部之一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右岸土姆宁河一带。开元间属黑水都督府。《新唐书·黑水靺鞨传》: 窟说部“稍东南行十日得莫曳皆部……拂涅、铁利、虞娄、越喜时时通
南宋绍兴中置,属黄平府。在今贵州瓮安县西北瓮水司。明初改置瓮水安抚司。
唐总章元年 (668) 平高丽后置,属安东都护府。治所在南苏城 (今辽宁铁岭县东南催阵堡山城)。《新唐书·薛仁贵传》: 乾封二年 (667),薛仁贵破高丽,“拔南苏、木底、苍岩三城”。即此。后废。唐总
明置,属宁远卫。即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沙河营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宁远卫“松山寺堡”条下:“沙河寨堡在卫东北四十余里,又东北即长岭山堡。”
一名闹沟。在今湖北襄樊市北。《晋书·庾翼传》: “胡贼五六百骑出樊城,翼遣冠军将军曹据追击于挠沟北,破之。” 即此。
南朝梁置,属龙州。治所在潭中县(今广西柳州市东南驾鹤山间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柳州市及柳江县一带。隋开皇九年(589)平陈后废。南朝梁析桂林郡置,治潭中县(今广西柳州市东南柳江东南岸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
在今山西和顺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和顺县:万水泉“在县东六十里,流合漳水”。
明置,属茂州。在今四川茂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茂州: 神溪堡在 “州东北四十里”。
即今北京市顺义县西北三十里石槽。《元史·文宗纪》:天历元年(1328),“上都兵入古北口,将士皆溃,其知枢密院事竹温台以兵掠石槽。……燕铁木耳遣撒敦倍道趋石槽,掩其不备击之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顺义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