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槐里县

槐里县

①西汉高帝三年 (前204) 改废丘县置,属右扶风。治所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南十里南佐村附近。东汉为右扶风治。三国魏为扶风郡治。西晋为始平郡治。十六国后秦皇初元年 (394) 姚兴称帝于此。北魏改属扶风郡,太平真君七年 (446)移治今兴平市西二十五里。北周明帝元年 (557)废。

②南朝宋置,属顺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附近。西魏废。


古县名。西汉高祖三年(前204年)改废丘县置,治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。属内史。后属主爵都尉、右扶风。东汉为右扶风治。三国魏为扶风郡治。晋为始平郡治。后秦皇初元年(394年)姚兴在此称帝。北魏移治今兴平市西。北周废入始平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角淀

    古雍奴薮。在今河北霸州市、永清、文安、大成及天津市静海等县间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三角淀“在武清县南,周回二百余里,或云即古之雍奴。……其源自范瓮口、王家陀河、越深河、刘道口河、鱼儿里河诸水所聚,

  • 白石川

    今甘肃黑河支流达溪河上源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8泾州崇信县:白石川“在县南六十里。东流入灵台县境,合于赤城川”。《清一统志·泾州一》:达溪川水“源出崇信县南五马山,曰白石川,东流入灵台境,为达溪川”。

  • 乌撒卫

    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,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。永乐十二年(1614)改属贵州都司。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)废。

  • 高明县

    明成化十一年 (1475) 析高要县置,属肇庆府。治所在高明镇 (今广东高明市西明城镇)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广东卷: 高明县 “从 (高明) 司名也。南地渐高,如高要、高凉、高明,皆此义也”。民

  • 绿野堂

    唐裴度别墅。在今河南洛阳市南豆腐店。《旧唐书·裴度传》: 大和八年 (834),为东都留守,安家于集散里。“又于午桥创别墅,花木万株,中起凉台暑馆,名曰绿野堂”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。唐裴度所居。

  • 新丘儿

    即今辽宁阜新市东北新邱区。产煤。清光绪末已开采。旧京奉铁路有支线自厉家窝铺达此。

  • 发库门

    清置,为柳条边门之一。即今辽宁法库县(法库镇)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二》:发库边门“在开原县西北,西至彰武台边门一百二十里”。

  • 川边特别区域

    亦称川边特别行政区。1912年改川滇边务大臣置川边经略使,1914年改为川边特别区域。因在四川省的西边,故名。治所在康定县(今四川康定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及西藏昌都地区。1939年并入西

  • 玳瑁县

    即瑇瑁县。西汉置,属珠崖郡。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县南。后废。《舆地纪胜》卷 124 引《寰宇记》: “郑彦 《琼记》 云: (琼) 山在古玳瑁县。”

  • 东安阳县

    西汉置,属代郡。治所在今河北阳原县东南。西晋废。北魏复置,改为安阳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