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安军
唐、五代方镇名。本湖南观察使,中和三年 (883) 升为钦化军。光启元年 (885) 改武安军,治所在潭州 (今湖南长沙市)。领潭、衡、郴、连、道、永、邵等州。辖境相当今湖南大部、广东北部、广西东北部分地。北宋初废。
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光启元年(885年)以钦化军改名,治潭州(即今湖南长沙市)。五代十国属楚,辖境约相当今湖南省平江、长沙、醴陵等市县。北宋初废。
唐、五代方镇名。本湖南观察使,中和三年 (883) 升为钦化军。光启元年 (885) 改武安军,治所在潭州 (今湖南长沙市)。领潭、衡、郴、连、道、永、邵等州。辖境相当今湖南大部、广东北部、广西东北部分地。北宋初废。
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光启元年(885年)以钦化军改名,治潭州(即今湖南长沙市)。五代十国属楚,辖境约相当今湖南省平江、长沙、醴陵等市县。北宋初废。
即今湖北仙桃市西八十里深江站乡。明设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沔阳州 “汉津驿” 条: “ 《志》云,州有深江、剅河两驿。今俱革。” 清属潜江县。光绪 《潜江县志》 卷4 《市镇》: 深江站 “在县东十
亦作郫城。即郫县城。今四川郫县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天监二年 (503),邓元起讨益州刺史刘季连入成都,“琕城亦降”。即此。
即今河北临漳县故邺县城西南门。《十六国春秋·后赵录》:太宁元年(349),“伏都等攻(石)闵不克,(石)闵、(李)农等攻斩伏都等, 自凤阳门至琨华,横尸相镇”,即此。
亦称齐洮铁路。自奉天洮南县 (今吉林洮安县) 至黑龙江齐齐哈尔西南昂昂溪附近的三间房。长约220公里。1925年动工修筑,次年建成。今为平齐线的一段。
西夏置,治所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韦州镇。韦州静塞监军司治此。元废。又作威州。西夏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东北韦州镇。蒙古废。
①北宋置,属延安府延川县。即今陕西延川县西北永坪镇。②北宋置,属邕州。治所在今越南谅山省南禄平。元以后废。③即今福建武平县北永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武平县“象洞寨”条下:“又永平砦,在县北六十余里,地
又作可木河卫。明永乐十年(1412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科木地方。后废。明永乐十年(1412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科木附近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后废。
在今广东潮州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潮州府海阳县:三利溪“在府城西。导濠水西历潮阳、揭阳二县,回抱曲折,殆将千里,而后入海。三县利之,因名。……《通志》:三利溪,宋元祐间浚,明正统以来,日就湮塞,宏
又作润陂市。北宋置,属进贤县。在今江西进贤县东北七十里。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。
今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境阿尔泰山之小山。《元史· 土土哈传 · 牀兀儿》: 至元五年(1269),“海都兵越金山而南,止于铁坚古山,因高以自保。牀兀儿急引兵败之”。即“迭怯里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