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陵山

武陵山

①即古之武林。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7饶州余干县: 武陵山 “在县东北三十里,临大湖。《汉书》 作武林”。

②即��木山。 在今湖北钟祥市东一里。 《寰宇记》 卷144长寿县: 武陵山,“ 《郡国志》 云: 《左传》 谓楚武王卒于��木之下, 即此山也。 地又名武陵”。

③在今湖北荆门市西北四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竟陵郡乐乡县: “有武陵山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78荆门军: 武陵山 “在长林县利阳西三十里。今曰武陵大谷”。

④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6黔州: 武陵山 “在黔江县西九十里,天宝中赐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 酉阳州》 武陵山引 《元统志》: “山周四百三十五里。高一百十五里。本名髑髅山。唐天宝元年改名,有可通水出此。”

⑤在今陕西永寿县 (监军镇) 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乾州》: 武陵山 “在永寿县治 (今永平镇) 西南。山形如屏,亦名翠屏山”。


在贵州省东北部和湖南省西北部,自乌江以东至洞庭湖以西。西南—东北走向。在贵州境内为佛顶山和梵净山,至黔、湘边境形成若干分支,并延伸至重庆市东南隅和湖北省西南部。贵州境内段山体以变质岩为主,其余部分主要由石灰岩构成。海拔大多在 1000 米以上。最高峰凤凰山,海拔 2570 米。为乌江和澧水、沅江的分水岭。富动植物资源。梵净山和八大公山辟有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,武陵源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扶德州

    唐置羁縻州,属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洛亥镇(落荄场)。开元十八年(730)改属泸州都督府。北宋属叙州。元废。唐置,治今四川省珙县东南。属戎州都督府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珙县、威信等县地。元废。

  • 彭山县

    ①唐先天元年 (712) 以避李隆基讳改隆山县置,属眉州。治所即今四川彭山县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 卷52彭山县: “因县之彭女山为名。” 天宝元年 (742) 属通义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属眉

  • 湖镇村

    即今广东博罗县西北湖镇。明、清置善政巡司于此。

  • 芜湖水

    水阳江及青弋江下游别名。在今安徽芜湖市、县间。《元和志》卷28当涂县:“芜湖水在县西南八十里。源出丹阳湖,西北流入于大江。汉末湖侧亦尝置芜湖县,吴将陆逊、晋谢尚、王敦皆尝镇此。”

  • ①西周封国。姬姓。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十八里郜鼎集。春秋以前为宋国所灭。古城有二: 一名北郜城,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十八里郜鼎集。即古郜国。《春秋》: 隐公十年 (前713),“六月壬戌,公败宋师于菅。辛

  • 谢坊墟

    即今江西瑞金市西南五十二里谢坊镇。清道光 《宁都直隶州志》 卷4: 瑞金县有谢坊墟。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0: 瑞金县西南有谢坊汛。

  • 虚沟营

    即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墟沟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2海州: 墟沟营 “在州东北。《舆程记》: 州东北六十里至塔儿湾,又北三十里为南城,又北三十里为大村,又东北三十里即虚沟营也。又三十里渡海岛,为海州北出山

  • 宜民郡

    北周于宜民戍置,属温州。治所当在今湖北京山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黄沙戍

    唐置,在今青海尖扎县西。《元和志》 卷39达化县: 黄沙戍 “在县东六十里”。后废。

  • 广武汉墓群

    在今山西山阴县南广武城北。地面有墓冢六十多座,直径和高度都在10米以上。历史上塞北地区曾是南北争夺地带,汉代在此设郡屯兵。这一地区有许多处汉墓群,广武墓群为其中较大者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