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汝阳县

汝阳县

①西汉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北。东晋为汝阳郡治。隋大业初废。

②南朝梁置,属财丘、梁兴郡。治所在今安徽临泉县境。北魏以后废。

③隋大业三年(607)改上蔡县置,为汝南郡治。治所即今河南汝南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)为豫州治。宝应元年(762)为蔡州治。元为汝宁府治。1913年改为汝南县。


(1)古旧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南。因在汝水之北得名。属汝南郡。“汝”一作“女”(《汉书·地理志》)。县“南有汝水支流,故县得厥称焉”(《水经注·颍水》)。三国魏司马师击毌丘俭屯兵于此。晋仍属汝南郡。东晋、南朝宋及北魏、东魏为汝阳郡治。隋大业初废入溵水县。寻改上蔡县复置,治今河南省汝南县。隋至金历为汝南郡、豫州、蔡州治,元、明、清为汝宁府治。1913年改为汝南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河南省西部。属洛阳市。面积 1325 平方千米。人口42.7万。辖4镇、1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明成化十二年(1476年)置伊阳县(治今汝阳县城),属汝州。以县西伊阳山为名。1913年属豫西道,1914年属河洛道,1927直属河南省。1949年属洛阳专区。因与宜阳县同音,1959年改称汝阳县。以县城在北汝河北岸得名。1969年属洛阳地区,1986年改属洛阳市。地处伏牛山区和嵩山低山丘陵区,北汝河及其支流马兰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湿润气候。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花生为主。矿产有铝、锌、钼、铁、铝矾土、铜、锰、煤、水晶、萤石、玄武岩、重晶石、方解石、石英等。工业有采煤、化肥、水泥、电力、机械、酿酒等。焦柳铁路和洛界高速公路、临木、伊鲁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上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、杜康酿酒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药 (藥) 王庙镇

    即今辽宁建昌县东南药王庙镇。民国熊知白 《东北县治纪要》 热河凌源县: “药王庙距县市约一百二十里。市街以药王庙为中心……为大凌河流域之物资集散市场。”

  • 森尼木台

    一作胜金台。清乾隆年间置,即今新疆吐鲁番市东胜金乡。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31辟展:森尼木台 “自连木齐台西至此七十里”。

  • 仙鹤岭

    在今江西崇义县西南聂都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大庾县:仙鹤岭在“府西八十里。一名双鹤洞,亦曰石室洞,又名聂都洞,即上犹县聂都山之别峰也。洞门可二寻, 中平,可容百人。别有岩穴,相去一二里,玲珑相通

  • 运河站

    即今江苏邳州市。陇海铁路经此设站。1956年邳县迁治于此,设运河镇。1992年邳县改设邳州市。

  • 马鹿镇

    清置,属陇州。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马鹿乡。有州同驻北。民国初改为县佐。集镇名。在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部、陇山西麓。马鹿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660。原名马鹿坡,以产马鹿得名。特产蕨菜。柳编较

  • 公安堡

    在今新疆玛纳斯县西北。清光绪《呼图壁乡土志》:洛克伦河“又西北径公安堡南, 又西二百里入阿雅尔淖尔”。

  • 堂阳镇

    北宋皇祐四年 (1052) 改堂阳县置,属南宫县。在今河北新河县西北。

  • 巫郡

    战国楚置, 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。《战国策·楚策》:苏秦说楚威王曰:“楚地西有黔中、巫郡。”秦昭襄王三十年(前277),蜀郡守张若伐楚取巫郡,寻改为巫县。战国楚置。因巫山得名。辖有今湖北省清江中、上游及

  • 碧山河

    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东北,谢列姆扎河支流碧萨河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 “英克河” 条下:“碧山河,在 (黑龙江) 城东北一千四百里。……出东北兴安岭,南流入西林穆丹河。”

  • 神堂

    即今山东莱州市西南十八里神堂镇。因村有关帝庙,故名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掖县西南有神堂。《四续掖县志》 卷1作神堂村,为三合乡驻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