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峡
即长江三峡。指今四川奉节县至湖北宜昌市间之瞿塘峡、巫峡、西陵峡。《周书·陆腾传》:“天和初,信州蛮、蜑据江峡反叛,连结二千余里, 自称王侯,杀刺史守令等。”又《蛮传》:“屯据三峡,断遏水路,荆、蜀行人,至有假道者。”
即长江三峡。指今四川奉节县至湖北宜昌市间之瞿塘峡、巫峡、西陵峡。《周书·陆腾传》:“天和初,信州蛮、蜑据江峡反叛,连结二千余里, 自称王侯,杀刺史守令等。”又《蛮传》:“屯据三峡,断遏水路,荆、蜀行人,至有假道者。”
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铜仁府乌罗司:乜江在“司治(今乌罗镇)南。上纳乌罗溪、羊溪二水,下达湖广辰州,可通舟筏。其旁地为宋陇诸苗蛮所据,阻绝不通人迹”。
一作穆陵关。在今河南新县南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黄水“东北流,木陵关水注之,水导源木陵山”。《梁书·夏侯夔传》:普通八年(527),夔奉敕“出义阳道,攻平静、穆陵、阴山三关”。《新唐书·地理地》 麻城县
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六十里高贵山峡谷中。《清一统志·德安府》 “大龟山”条引《舆地纪胜》:“上有灵济祠,堂前有圣水井,云有白龙。”
清雍正二年(1724)改古浪千户所置,属凉州府。治所即今甘肃古浪县。民国初属甘肃甘凉道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在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段,东北邻内蒙古自治区。属武威市。面积 5287 平方千米。人口3
即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大冶县: 西塞山砦 “在西塞山北,即道士洑也。《志》 云,自县北二十里牛马隘山连延为章山,自章山以至县东九十里道士洑,脉皆相接。唐曹王皋攻淮西尝结砦于此
在今甘肃徽县北四十里,接成县界。唐杜甫有 《积草岭》 诗。
南宋建炎元年(1127)升扬子县置,治所即今江苏仪征市。四年(1130)复为扬子县。绍兴十一年(1141)又升为扬子军,十二年(1142)复为扬子县。南宋建炎元年(1127年)升扬子县置,治今江苏省仪
北魏置,属梁宁郡。治所在今甘肃酒泉地区。西魏废。
在今甘肃环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环县 “咸河” 条下: “又有甜河,在城西三里。从蕃部鼻家族北界来,供人饮食。亦曰甜水沟,流注环河。”
明成化七年 (1471) 置,为延绥镇治。治所在榆林堡 (今陕西榆林市)。清雍正二年 (1724)省入绥德州。八年于此置榆林府。明成化七年(1471年)置,治榆林堡(今陕西榆林市)。属陕西都司。清雍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