汤泉州
唐置,治所在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西部,新现河西侧古道上的䒵枝地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西南部地。后废。
唐置,治今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西北。属安南都护府。辖境约当今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。后废。
唐置,治所在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西部,新现河西侧古道上的䒵枝地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西南部地。后废。
唐置,治今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西北。属安南都护府。辖境约当今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。后废。
即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右翼中旗。旧属绥远省,1949年迁驻乌兰哈拉嘎苏镇 (简称乌兰镇)。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“鄂托克”,蒙古语意为 “营” 或 “部”,是元、明两代蒙古 “万户”下设行政建
西晋太康七年(286)改合浦属国都尉置,治所在宁浦县(今广西横县西南七里郁江南岸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地。南朝宋移治涧阳县(今横县西南六十里郁江南岸)。齐移治安广县(今横县),后复移治宁浦县。隋开皇九
一作漳乡。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北漳水北岸。《三国志· 吴书 · 吴主传》: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(219) 十二月,潘璋司马马忠 “获羽及其子平、都督赵累等于章乡”。《水经·漳水注》: “漳水又南历临沮县之漳
在今云南大理市 (下关) 南。《清一统志·云南府》: 清风桥 “跨海尾,长十五丈。一名黑龙桥。郡境桥梁,此为第一”。
又作扎霍硕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)置。即今黑龙江省肇东市东南五站镇。乾隆《盛京通志》卷33:布拉克站“八十里至扎喀霍硕站”。
在今云南剑川县北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7剑川州: 诸葛池 “相传武侯饮马处”。
隋开皇十八年(598)置,为光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南光山县。大业初为弋阳郡治。唐武德三年(620)为光州治。南宋绍兴二十八年(1158)改为期思县,寻复为光山县。南宋末废。元至元十二年(1272)复置。清
在今河南偃师市北。《隋书·食货志》:开皇三年 (583) 于 “洛州置河阳仓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偃师市北。为黄河沿岸四大粮仓之一。《隋书·食货志》:开皇三年(583年),于“洛州置河阳仓”,即此。
在今安徽黟县西南,西接祁门县界。宋淳熙 《新安志》 卷5黟县 《山阜》: 武亭山 “在西南十八里,接祁门界。高二百仞。周五十里。有水东流入县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黟县: 武亭山 “横江水出其南。危
在今广西凭祥市东北夏石镇境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5思明州:白乐山“在下石西州治北。峰峦耸秀,林木苍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