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汶上县

汶上县

金泰和八年(1208)改汶阳县置,属东平府。治所即今山东汶上县。元属东平路。明属兖州府东平州。清属兖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。1925年属兖济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


在山东省西南部。属济宁市。面积888.9平方千米。人口73.3万。辖8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汶上镇。春秋为鲁中都邑地,战国齐置平陆邑。西汉置东平陆县,属东平国。南朝宋改名平陆县,又于其西置平原县(今县城西),于故中都置乐平县,属阳平郡。北齐徙平原县离境,省平陆县入乐平县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改乐平为平陆,属兖州,后属鲁郡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名中都县,徙今治。金贞元元年(1153年)改为汶阳县。泰和八年(1208年)改汶阳县为汶上县,因汶水得名。属东平府。元属东平路。明属兖州府东平州。清属兖州府。1914年属济宁道,1925年属兖济道,1928年直属省。1939年建立抗日民主政权,先后属鲁西行政区泰西专区(1940年)、冀鲁豫行政区第二专区(1941年)。1948年属鲁中南行政区第七专区。1950年属泰安专区,1953年属济宁专区,1967年属济宁地区,1983年属泰安地区,1985年属济宁市。地处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缘、汶泗河口平原区。山丘绵亘于县境东北部,中部为平原,西南部多属湖洼地。县内有大小汶河和南北泉河等诸水,除大汶河流经县境东北隅西入东平湖外,其余均注入京杭运河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为全国优质棉出口基地县和山东省重点产棉基地县,瓜菜、红麻生产量占相当比例。土特产有中药材汶香附、大荸荠、芦花大公鸡,其中汶香附闻名全国。工业有农机、棉花加工、棉纺、酿酒、汽车修配、粮油加工、制鞋、机电、人造板、水泥等门类。“中都特曲”荣获首届布鲁塞尔国际金奖。105国道和蒙馆、汶邹、济梁等公路经此。古迹有龙山文化遗址、大汶口文化遗址、中都邑故址(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即此)、元代故城遗址和汉衡方墓碑、文殊般若经碑及摩崖、明代运河石刻图、北宋太子灵塔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沐源镇

    唐置,为军事要地,属嘉州。即今四川沐川县。《新唐书·南诏传》:咸通七年(866),南诏兵“出沐源,窥嘉州,破属蛮,遂次沐源”。即此。宋改为沐川砦。古镇名。唐置,即今四川省沐川县。属嘉州。后废。

  • 军腾县

    西晋置,属桂林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东北部融江及红水河下游一带。后废。

  • 石头山

    ①即清凉山。在今江苏南京市西汉中门内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7“石头山”条引《舆地志》:“缘大江,南抵秦淮口,去台城九里, 自六朝以来,皆守石头以为固。”《清一统志·江宁府一》:石头山“《府志》:在上元

  • 车道岭

    一名车道岘。在今甘肃榆中县东南七十里,接定西县界。悬崖绝壁,仅通一路。《明通鉴》:洪武三年(1370),“大将军(徐)达师自潼关出西道,元库库退屯车道岘”。即此。

  • 克力宾

    即今新疆柯坪县。顾炎武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卷117《西域土地人物略》:“阿赤地里城又四百里为克力宾城。南北有二回回墓及黑玉河,北有店石子。”

  • 乐口

    即今河南漯河市。《北齐书·尧雄传》:“元洪威据颍州叛,民赵继宗杀颍川太守邵招,据乐口。”

  • 征 (徵) 东行省

    元至元中以征日本置,寻废。大德三年 (1299) 复置,治所在开城 (即今朝鲜开城)。寻废。至治三年 (1323) 复置,后废。

  • 京城

    ①即今江苏镇江市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宗室传》: 孙韶伯父河 “为将军,屯京城”。即此。②六朝时通称都城建康 (吴名建业,今江苏南京市) 为京师或京邑,亦称京城。《陈书·后主纪》:祯明三年 (589),隋

  • 牛渚水

    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桂平县:牛渚水在“府东北九十里。自藤峡分流,为瑶贼出没处。……流入浔江”。

  • 马尔邦屯

    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)置,属阿尔古厅。即今四川金川县西南马尔邦乡。四十四年(1779)裁入崇化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