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沈州

沈州

渤海国置,后废。辽复置,治所在乐郊县(今辽宁沈阳市老城区)。以沈水而得名。辖境相当今辽宁沈阳市。元元贞二年(1296)改为沈阳路。


隋开皇十六年(596)改陈州置,治所在项城县(今河南沈丘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周口、项城、沈丘、郸城、太康、西华、淮阳等县市地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仍治项城县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


(1)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改陈州置,治项城县(今河南沈丘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沈丘、项城两县市一带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初复置,贞观元年(627年)废。(2)渤海国置,后废。契丹太宗复置,治乐郊城(今辽宁沈阳市)。辖境约当今辽宁省沈阳、灯塔等市地。辽属东京道。金属东京路。元元贞二年(1296年)改置沈阳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慈化市

    即今江西宜春市西北一百五十 一里慈化镇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5: 宜春县西北有慈化寺。民国 《宜春县志》 卷11: 慈化 “距城一百二十里。殿宇巍峨,慈化佛场在焉”。

  • 定西州

    金贞祐四年 (1216) 升定西县置,治所在今甘肃定西县南二十七里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定西县地。元初移治安西县 (今定西县),至元三年 (1266)省县入州,属巩昌路。至正十二年 (1352) 改为安定州

  • 邬县

    春秋晋置,秦属太原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北三十里邬城店村。西晋末废。北魏太和十九年(495)复置,北齐又废。古县名。春秋晋分祁氏采邑置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八年(前514年):晋“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”,

  • 利国驿

    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北利国乡。宋设利国监于此。明设驿站,称利国驿。产优质铁、铜等矿。还有煤、石灰石等。

  • 海仓口镇

    即海仓镇。明置海仓巡司。在今山东莱州市西南九十里海仓。清乾隆七年 (1742) 裁,并归掖县。《明史·河渠五》: 胶莱河 “起胶西县东陈村海口,西北达胶河,出海仓口,谓之胶莱新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

  • 宋建郡

    南朝宋元嘉中置,治所在开建县(今广东封开县南丰东)。大明元年(457)废。南朝宋元嘉中置,治开建县(今广东封开县南丰东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、广东省封开县、怀集县部分地区。大明元年(457

  • 润水

    又名闰水。汝水支流。自今安徽临泉县西南,流经阜南县东北境,折向东南至颍上县润河镇入淮。《水经· 淮水注》: “淮水又东北,左会润水。”

  • 龙门关堡

    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龙关镇。元曾移望云县于此。明宣德三年(1428)筑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万全都司:龙门关堡,“关门在堡东五里,俯关下瞰,堡城若在平原,然沟河盘错,近实难逾”。

  • 南汝原县

    北魏孝昌三年 (527) 置,属汝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。后改为汝原县。古县名。北魏初置,治今河南省汝州市。属汝北郡。北齐先后为汝北郡、汝阴郡治。后改名汝原县。

  • 梓潭湖

    在今湖北咸宁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咸宁县: 梓潭湖 “在县北十五里。一名咸宁湖,为邑境泉流之汇。东北流过斧头湖,至江夏之金口,入于大江。今掌于河泊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