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沈府君阙

沈府君阙

在今四川渠县北汉碑乡南汉亭村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2渠州:双石阙“在大竹县北一里。其一镌云‘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沈府君’。其一镌云:‘汉新丰令交趾都尉府君’。其阙上各镌出屋宇禽兽飞走之像。又有单石阙二,相去双石阙一里。其中镌雕物像,与此同”。沈府君阙建于东汉延光年间(122—125),东西两阙相距21.62米,均高4.84米。东阙书“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沈府君神道”;西阙书“汉新丰令交趾都尉沈府君神道”。两阙浮雕内容丰富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四川省渠县北燕家场汉碑乡。为双阙,子阙已废。二阙东西相距21.62米,阙高4.84米。阙身正面刻铭文,东阙刻“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沈府君神道”,西阙刻“汉新丰令交趾都尉沈府君神道”。二人已无可考。二阙铭文上端均镌朱雀,下端镌饕餮。东阙内侧雕青龙,西阙内侧雕白虎,雕刻精巧。此阙形制和雕刻手法与县境内冯焕阙近似,年代略晚于冯焕阙,当为东汉延光年间建造。二阙巍然对峙,是四川现存石阙之佼佼者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沈府君阙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阳山寨

    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舒城县:阳山寨“在县西百二十里阳山上,接霍山县界。……宋设戍守处”。

  • 喜峰口关

    一名大喜峰口关、长城口关。明置,属遵化县。在今河北迁西县北六十里喜峰口。元许有壬《圭塘小藁》 卷2 《喜逢口》 称: “滦阳驿东北四十里有双冢,世传昔有久戍不归者,其父求之,适相遇此山下,相抱大笑,喜

  • 承德市

    1948年11月革命根据地由承德县城区析置,属热河省。治所即今河北承德市。1955年改属河北省。在河北省东北部,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。面积3.95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715平方千米)。人口359万(市辖

  • 穿崖囤

    在今贵州遵义、仁怀两县间。《明史·吴广传》: 万历二十八年 (1600) 征播之役,“ (郭)通绪扼穿崖囤,广督土汉军击破之”。约在今贵州省遵义、仁怀二县间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年)征播之役,吴广

  • 合江守捉城

    唐置,属翼州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六十六里岷江东岸两河口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翼州有合江守捉城。

  • 南剑路

    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升南剑州置,属泉州行省,后改属福建行省。二十三年 (1286) 以后属江浙行省。治所在剑浦县 (今福建南平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南平、三明、将乐、顺昌、沙县、尤溪、永安、大田

  • 铅山

    ①在今江西铅山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7信州铅山县: 铅山 “在县 (治今永平镇) 西北七里,又名桂阳山。《旧经》 云,山出铅。先置信州之时铸钱,百姓开采得铅,什而税一。建中元年封禁,贞元间置永平监。

  • 肃蕃山

    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32悉州识臼县: 肃蕃山 “在州北八十里。肃蕃镇在山下”。

  • 临烝县

    一作临蒸县。三国吴置,属衡阳郡。治所即今湖南衡阳市。东晋为湘东郡治。隋改为衡阳县。古县名。又作临承县或临蒸县。东汉建安中分酃、烝阳两县置,治今湖南省衡阳市。属衡阳郡。以临烝水得名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

  • 张练塘

    又称章练塘。在今浙江省嘉善县东北,上承三白塘,东流入今上海市青浦区界。明夏原吉诗:“塘名章练起何时?试问村翁尽不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