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称阿勒坦乌梁海。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。属科布多参赞大臣。游牧地相当今新疆乌伦古河与额尔齐斯河(今乌伦古湖以西)以北地区和哈萨克斯坦东北部一隅及内蒙古西部一隅地。雍正三年(1725)设副都统及左右翼散秩
元至元中置,属广南西路宣抚司。治所在今云南富宁县东北。明初废。元至元中置,治今云南省富宁县东北。属广南西路宣抚司。辖境约相当今云南省富宁县及其附近一带。明洪武初年废。
又名美阳川、秦王涧。在今山西闻喜县南。《新唐书·刘武周传》: 武德二年 (619),“敬德还浍州,王邀战,破之于美良川”。即此。在今山西省夏县北。《旧唐书·太宗纪上》:唐武德二年(619年),秦王李世
即都江堰。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上。《元史·河渠志》: “蜀堰,江水出蜀西南徼外,东至于岷山,而禹导之。秦昭王时,蜀太守李冰凿离堆,分其江以灌川蜀,民用以饶。”
在今云南蒙自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蒙自县:杨柳河关“在县西南,近王弄山长官司。山高箐密,深险可恃。《志》云, 自关而南,地名老寨,旁有白木、乐龙、老大等箐及奚乌石洞,皆险僻处也”。
北宋置,属江山县。即今浙江江山市西南三十六里礼贤镇。南宋咸淳三年(1267)至元至元十三年(1276)为礼贤县治。在北京市大兴区南部。面积92.6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礼贤,人口 368
(臺)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岳麓寺傍。明《寰宇通志》 卷55: 道乡台 “宋邹浩号道乡,为右正言,谪衡州经此,守臣温益下逐客之令,旅店不敢容,风雨夜渡湘江,有僧列炬迎之。有诗一无烦冤抑郁之思。张敬夫 (张
即今湖南衡东县西南三十八里大浦镇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二》:大埠市“在衡山县西南八十里”。
亦作仗义、伏义。唐大和六年(832)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德裕建,在今四川汉源县南。《新唐书·李德裕传》:太和年间,“筑杖义城,以制大度、清溪关之阻”。
即今河北丰南市东四十里钱营镇。旧称前营,清初营屯军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