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来国
故地在今印度南部马拉巴尔海岸之奎隆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广州通海夷道“师子国,其北海岸距南天竺大岸百里,又西四日行,经没来国,南天竺之最南境”。
故地在今印度南部马拉巴尔海岸之奎隆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广州通海夷道“师子国,其北海岸距南天竺大岸百里,又西四日行,经没来国,南天竺之最南境”。
唐置,属羁縻林西州。治所在今越南黄连山省老街东南。后废。
在今广东汕头市南达濠区西。旧属潮阳县,明置巡司于此。清康熙五十七年 (1718) 移置达濠城中 (今达濠镇)。
清光绪二十年(1894)津榆铁路(天津至山海关)通车后,继续展筑,称关内外铁路。二十四年(1898)天津至北京马家堡段完成,二十七年(1901)又展至正阳门(前门)。关外段于光绪三十年(1904)通车
①古为阳泉水。即今山西阳城县北芦苇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沁水县:芦河“在县南。源出鹿台山,流经阳城县东十八里,合于沁水”。②即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乌尔虎河(乌拉根高勒)。《清一统志·乌珠穆沁部》:芦
在今安徽凤台县西北四十余里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 “ (椒) 水上承淮水,东北流径蛇城南。” 即此。
在今浙江龙泉市城南九十里硫华山下。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。北宋时渐著名,至南宋和元代, 已成为庞大的青瓷窑系。窑场广布于处州,以大窑瓷业最盛,所产青瓷质量最好,俗名“哥窑”、“弟窑”等。1962年在大
在今四川江油市北大康镇平通河西岸旧县坝。宋进士雍繁孙所居,故名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龙州: “宝祐六年徙治雍村。” 即此。
①北魏置,为谯州南谯郡治。治所在今安徽蒙城县东北涡河北岸刘寨村,后移今蒙城县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改为肥水县。②清同治三年 (1864) 置,属颍州府。治雉河集(即今安徽涡阳县)。民国初属安徽淮
一作雒邑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 载: 武王灭商以后,“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”。故址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。周公在平定武庚的叛乱后营建的成周,亦称洛邑,或称新邑洛,故址在今洛阳市附近。
北宋大中祥符五年 (1012) 改朗池县置,属蓬州。治所即今四川营山县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54营山县: “宋祥符避讳改今名,治有山如营垒也。” 是以山为名。明洪武十年 (1377) 废入蓬州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