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河东郡

河东郡

①战国魏置,后属秦。治所在安邑县 (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沁水以西、霍山以南地区。东晋义熙十四年 (418) 移治蒲坂县 (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),辖境缩小到今山西西南部汾河下游至王屋山以西一角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三年 (607) 复置,治所在河东县 (今永济市蒲州镇)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废,天宝元年 (742)又改蒲州为河东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改蒲州。产池盐,向为军事上控制关中的门户。

②南齐改南河东郡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松滋县(今湖北松滋县西北)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废。


(1)战国魏置。治所不详。因地处黄河以东,故名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沁水以西,霍山以南地。(2)战国秦昭王置,治安邑(今山西夏县西北)。辖境约当今山西省黄河以东、以北,沁水以西地区。东晋义熙十四年(418年)移治蒲坂县(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),辖境缩小至今山西省西南汾河下游至王屋山以西一角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及唐天宝、至德时又曾改蒲州为河东郡。产池盐及铁;历为军事上控制关中的门户。(3)东晋侨置,治松滋县(今湖北松滋市西北)。南朝宋改南河东郡,齐复名河东郡。隋平陈后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鱼铺

    即今四川铜梁县东南石鱼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铜梁县:石鱼铺在“县东南三十里”。民国《新修铜梁县志》卷1:石鱼乡“以石鱼溪得名。清康熙中建为石鱼场”。

  • 洪济梁

    一作洪济桥。在今青海贵南县北黄河上。唐置金天军于此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 “河之上流,由洪济梁西南行二千里,水益狭,春可涉,秋夏乃胜舟。”又作洪济桥。在今青海省贵德县西黄河上。唐时于此置金天军。《新唐

  • 乌飞县

    北周置,属施州清昌郡。治所在今湖北恩施市北六十里。隋开皇初改为开夷县。古县名。北周置,治今湖北省恩施市北。属清江郡。隋开皇初改置开夷县。

  • 歇马岭关

    明置,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北八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阳逻镇

    北宋置,属黄冈县。即今湖北新洲县西南六十二里阳逻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黄冈县:阳逻镇“相传三国时,先主约孙权拒操,旦夕使人于此逻吴兵之至。因名”。明、清置巡司及驿于此。清又增设把总驻防。

  • 天人山

    在今湖北英山县西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英山县:天人山“峰峦峻险, 上有天人寨”。

  • 罗源镇

    五代王闽时置,属龙津县。即今福建南平市南罗源。宋属剑浦县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南剑州: 剑浦县有罗源镇。明嘉靖 《延平府志》 卷4古迹: 废四镇,“延平旧有四镇,郡西门对岸谓之罗源镇,口自镇口而南十五

  • 木冈山

    在今台湾省台南市东北。清康熙间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2:木冈山“在府治东北约百三十余里。巍峨特耸,其顶每罩云雾,必至天气清朗之时方见山形,远望其峰,上与天齐。台湾之山惟此山最高而且大”。

  • 平西砦

    北宋置,在今甘肃定西县西北六十里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会州平西砦“绍圣四年赐名,地本青石峡,属熙河路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安定县:平西砦“明初洪武二年,元故将扩廓袭兰巩境内。三年遣徐达等御之,达至平西,

  • 洞庭庙店

    在今湖北保康县北。清溪河注入南河处。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 洞庭庙店 “在保康县东北四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