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邑县
西魏大统十三年 (549) 置,属武都郡。治所即今陕西宝鸡县驻地虢镇。北周移武都郡治此。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名虢县。
古县名。西魏大统十三年(547年)置,治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镇。属武都郡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名虢县。
西魏大统十三年 (549) 置,属武都郡。治所即今陕西宝鸡县驻地虢镇。北周移武都郡治此。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名虢县。
古县名。西魏大统十三年(547年)置,治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镇。属武都郡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名虢县。
在今台湾省本岛南端。旧名沙马矶头。清末即有鹅銮鼻之名。连横 《台湾通史·抚垦志》: 同治五年 (1866),“英舰笃甫号至鹅銮鼻,为番所攻。翌年,美船那威号漂至其地,亦为科亚尔社番所杀”。《台湾省通志
1947年由商县、雒南、山阳三县析置,治龙驹寨(今陕西丹凤县)。1949年6月全境解放后,改设丹凤县。1947年由商县、雒南、山阳三县析置,治今陕西省丹凤县龙驹寨镇。1949年撤销,改设丹凤县。
在今广西西林县东皿帖村南。《清一统志·泗城府》:皿铁隘“在西林县西一百里。路最险要,外通云南广南府”。
即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五十四里高城镇。清乾隆三十九年 (1774) 移出山镇巡司于此,改名高城巡司。(1)在山东省高青县东南部。面积110.4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城,人口1680。高城有
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升常州为路,属江浙行省。治所在武进、晋陵二县 (同治今江苏常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常州、无锡、江阴、武进、宜兴等市县地。至正十七年 (1357) 朱元璋改为常州府。元至元十
在今湖南安乡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二》:汇口镇“在州东五十里,接安乡县界”。为九澧汇入洞庭湖之口,故名。1960年由澧县划归安乡县。在安徽省宿松县南部、长江北岸。面积98平方千米。人口4.9万。镇人民
古称盖马大山。即今朝鲜东北部之狼林山脉。 《后汉书· 东夷列传 · 》: 西汉昭帝时, “自单单大领已东, 沃沮、貊悉属乐浪”。 即此。古山名。即今朝鲜平安南道、黄海道
即今广东乐昌市西北罗圃镇。清同治 《韶州府志》 卷11乐昌县: 罗渡巡司属有塘村墟。
①金置,属介休县。即今山西介休市东二十里洪山镇。②即今安徽太和县北八十里洪山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(1)在山西省介休市中部。面积27.4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洪山,人口5450。因位于狐
北宋熙宁四年 (1071) 废堋口县置,属九陇县。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三十里关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