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河镇
即今河北青县东北三十里流河镇。《清一统志·天津府二》: 流河镇在 “卫河西岸,有管主簿驻此”。
在河北省青县北部,邻天津市。面积103.4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流河,人口6280。金名大兴,明称流河庄,后改今名。1957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等。有服装、棉油、地毯、涂料等厂。京沪高速公路和津涞公路经此。
即今河北青县东北三十里流河镇。《清一统志·天津府二》: 流河镇在 “卫河西岸,有管主簿驻此”。
在河北省青县北部,邻天津市。面积103.4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流河,人口6280。金名大兴,明称流河庄,后改今名。1957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等。有服装、棉油、地毯、涂料等厂。京沪高速公路和津涞公路经此。
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治所在巨鹿县 (今河北巨鹿县北夏旧城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巨鹿县地。武德四年 (621) 废。
又作娄德镇。即今山东新泰市西楼德镇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在山东省新泰市西部。面积91.7平方千米。人口7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楼德,人口1万。春秋建村。《左传》称菟裘,《水经注》因之。清同治元年(1862
明洪武八年 (1375) 置,属酉阳宣抚司。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。后废。
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南。清同治三年 (1864)捻军在此大败清军僧格林沁部。在今河南省邓州市西南。清同治三年(1864年)捻军大败清僧格林沁部于此。
即涢水在今湖北安陆市境内一段水道。《水经·涢水注》: “涢水又南径石岩山北。……即 《春秋左传》 定公四年,吴败楚于柏举,从之,及于清发。盖涢水兼清水之目矣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27安陆县: 涢水 “故
唐西域国名。都城在今新疆温宿县东扎木台乡喀什艾日克村古城。一说在今阿克苏市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“跋禄迦,小国也,一曰亟墨,即汉姑墨国,横六百里,纵三百里。风俗文字与龟兹同,言语少异。”
即曲水宗。在今西藏曲水县东北曲水。见“曲水县(2)”。
即倒兽山。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。《元和志》卷1京兆府渭南县:倒兽山“一名元象山,在县东南五十里,王子年隐处也”。即“倒虎山”。
一作金昌亭。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内。《宋书·少帝纪》: 景平二年 (424),“徐羡之等使中书舍人邢安泰弑帝于金昌亭”。即此。
明置,属蓬溪县。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南回马镇。《清一统志·潼川府二》:走马镇“在蓬溪县西五十里江西岸。有堡有市,其地多陶,为利甚广”。(1)在湖北省鹤峰县东南部。面积495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