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淮滨县

淮滨县

金兴定二年 (1218) 置,属泗州。治所在桃园镇 (今江苏泗阳县西南六里城厢镇)。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改置桃园县。


(1)古县名。金兴定二年(1218年)置于宿迁县桃园镇,治今江苏省泗阳县西南城厢(旧泗阳)。属泗州。元光二年(1223年)废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复置,改名桃园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河南省东南部,东北邻安徽省。属信阳市。面积1208.9平方千米。人口66.3万。辖7镇、1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1952年析潢川、固始、息县三县地设淮滨县,属潢州专区。因地处淮河之滨得名。县人民政府驻乌龙集(即今淮滨县城)。1960年撤县,并入息县、固始县。1962年复县,属信阳专区。1969年属信阳地区,1998年属信阳市。地处大别山前岗地、平原和淮河冲积平原区,淮河流经西南边缘和中东部,洪河流经北部边缘,白露河流经东南边缘,闾河流经西部边缘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稻、豆类、油菜籽、花生、芝麻等。水产鱼为大宗。工业有卷烟、酿酒、麻纺、编织、机械、造船、板鸭加工等。京九铁路及罗淮、淮商公路在县城交会,淮河淮滨港常年通客、货轮。古迹有西周蒋国故城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临县

    明洪武二年 (1369) 降临州置,属太原府。治所即今山西临县。万历二十三年 (1595) 改属汾州府。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中西部、黄河东岸,邻接陕西省。属吕梁市。面积

  • 英武山

    在今云南师宗县东南南岩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师宗州: 英武山在 “州东八十里。峰峦峭拔,高可千仞。洪武初,设英武驿于其下。山饶盗贼及虎,行人稀阔,驿遂废”。

  • ?城郡

    亦作傥城郡。 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晋昌郡置,属梁州。治所在龙亭县 (今陕西洋县东十八里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洋县地。隋开皇三年 (583)废。

  • 看经楼

    又名望湖楼。五代吴越所筑。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边。《清 一统志·杭州府二》 “聚远楼” 条:“望湖楼,一名看经楼。乾德五年建。”又作望湖楼。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畔。五代时吴越王钱俶建。

  • 桑溪

    在今湖南辰溪县东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辰溪县: 桑溪,“ 《志》 云: 自辰溪分流,合于沅江”。

  • 水西司

    在今广东花都市(新华镇)西南炭步镇。明崇祯末设守备于此,寻废。清设水西巡司。

  • 陇竿城

    又作陇干城、笼干城。北宋筑,即今宁夏隆德县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3顺德军:“庆历三年,以渭州陇竿城置军。”即“笼竿城”。

  • 诃罗单

    即呵罗单国。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。《宋书·文帝纪》 载:元嘉七年至二十九年(430—452)诃罗单国曾四次遣使献方物。

  • 东魏县

    北魏改魏县置,属东魏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长山镇东北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北魏改魏县置,治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。属广川郡。北齐废。

  • 夏县

    北魏太和十八年 (494) 改北安邑县置,属河北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。《元和志》 卷6夏县: “因夏禹所都为名。” 北周建德七年(578) 移治今夏县,为安邑郡治。隋大业初属河东郡。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