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淮阳县

淮阳县

①南朝梁置,属韶阳郡。治所在今广西象州县西南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为阳宁县。

②南朝梁侨置,为沛郡治。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八十二里解集。东魏武定六年 (548) 改名斛城县。

③北周改绥化县置,属淮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古泗水西岸。隋属下邳郡。唐贞观元年(627)废。

④1913年改淮宁县置,属河南豫东道。治所即今河南淮阳县。1914年属开封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南朝梁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西南。隋属桂州。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阳宁县。(2)北周改绥化县置,治今江苏省淮安市西南古泗水西岸。属淮阳郡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废。(3)唐载初元年(689年)改真阳县置,治今河南省正阳县北。属豫州。神龙元年(705年)复名真阳县。(2)今县名。河南省东部。属周口市。面积1467.8平方千米。人口136.4万。辖6镇、1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回族镇。古有丘阜,以丘上有丘,名宛丘。传东夷族领袖太昊伏羲氏都此;后神农氏亦都此,改名陈。西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此,为陈国。春秋楚灭陈国置陈县,治今淮阳县城。秦置陈郡,治陈县(今淮阳县)。秦末陈胜、吴广领导的农民政权张楚曾都此。西汉高祖十一年(前196年)改陈郡为淮阳国,以地处淮水之北得名。东汉章和二年(88年)改淮阳国为陈国,献帝时改为陈郡。三国魏太和六年(232年)改陈郡为陈国,后复为陈郡。西晋武帝时废,惠帝时复陈郡。北魏废陈县。北齐置项县,治今淮阳县城。隋开皇初废陈郡,改项县为宛丘县。大业初改陈州为淮阳郡。唐初改淮阳郡为陈州,天宝时改淮阳郡,后复陈州;至德时又改淮阳郡,后又复陈州。北宋宣和时改陈州为淮宁府。金复改为陈州。明初废宛丘县入陈州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置淮宁县,治今淮阳县城;又置陈州府,治淮宁县。1913年废陈州府,改淮宁县为淮阳县,属豫东道。1914年属开封道,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49年属淮阳专区,1953年属商丘专区,1958年属开封专区,1961年属商丘专区,1965年属周口专区。1969年属周口地区,2000年属周口市。地处黄淮冲积平原,地势平坦,沙颍河流经南部边缘,新蔡河及其支流流经中部,黑河流经北部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花生、棉花等。特产黄花菜。工业有棉纺、机械、化肥、水泥、制药、酿酒、印刷、制砖、皮革加工等。禹郸铁路漯界高速公路、106国道及商周、漯双公路经县城。县城四周环水,水面近万亩。古迹有太昊陵、平粮台古城遗址、陈楚故城、朱丘寺、画卦台、弦歌台、思陵冢、九女冢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河汛

    ①即今安徽芜湖县南,青弋江西岸西河镇。旧属宣城县。清嘉庆《宁国府志》卷12:“西河镇距城七十里。”②即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南一百二十六里西河乡。清有外委驻防。

  • 宿预郡

    北魏太和中置,为南徐州治。治所在宿预县 (今江苏泗阳县西北郑楼乡古城)。南朝梁天监八年 (509) 改为东徐州治。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为东楚州治。陈太建七年 (575) 为安州治。北周大象二年

  • 郑陈

    唐方镇名。乾元二年 (759) 置,治所在郑州 (今河南郑州市)。领郑、陈、亳、颍四州。上元二年 (761) 废。唐方镇名。乾元二年(759年)置,治郑州(今河南郑州市)。上元二年(761年)废。

  • 大水田

    ①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千丘乡。清道光《夔州府志》卷31:嘉庆五年(1800),德楞泰歼白莲教“赵麻花于云阳之大水田”。②在今贵州遵义市西。为播州杨氏庄院。《明史·李应祥传》:万历二十八年(1600)征杨

  • 良田屯堡

    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置,属保安州。在今河北怀来县(沙城)西北良田屯村。

  • 罗汉洞关

    在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东南七十里,与抚宁县接界。明弘治中筑城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卢龙县: 罗汉洞关,“隆庆初蒙古土蛮入沙岭、罗汉洞,大掠郡境”。即此。

  • 梅岭

    ①在今浙江建德市西南五十六里,与衢州市接界。宋 《淳熙严州图经》 卷首 《寿昌县境图》 上,寿昌县南与龙游县交界有梅岭。《景定严州续志》 卷10寿昌县: 梅峰 “在县 (今寿昌镇) 西南三十里”。《方

  • 黄堂

    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内。南宋范成大《吴郡志》 卷6: 黄堂,“ 《郡国志》: 在鸡陂之侧,春申君子假君之殿也。后太守居之,以数失火,涂以雌黄,遂名黄堂,即今太守正厅是也。今天下郡治,皆名黄堂,昉此”。

  • 如西县

    1940年苏中革命根据地由白蒲、丁堰、柴湾间通扬运河一线以西地区析置,治如皋城(今江苏如皋市)。1945年11月改名如皋县。旧县名。苏中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江苏省如皋县白蒲、丁堰、柴湾及运盐河以

  • 高平县

    ①西汉置,为安定郡治。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。东汉末废,十六国时复置,前赵为朔州治。北魏太延二年 (436) 改置高平镇,正光五年(524) 复为县,为高平郡治。西魏废帝时改为平高县。②东汉章帝改橐县置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