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淮阳郡

淮阳郡

①东晋义熙中土断置,属徐州。治所在角城县 (北齐改文城县,北周改临清县,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古淮水与泗水交会处)。隋开皇初废。

②西魏置,为辅州治。治所在今河南桐柏县境。北周废。

③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陈州置,治所在宛丘县(今河南淮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西华县以东,郸城县以西,太康县以南,安徽临泉县西部以北地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改为陈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复为淮阳郡。乾元元年 (758) 又改为陈州。


(1)东晋义熙中置,治淮阳城(今江苏淮安市西南、古泗水西岸)。辖境约当今江苏省淮安、泗阳、宿迁等市县地。属徐州。北魏时辖境缩小,属东楚州。隋开皇初废。(2)隋大业初改陈州置,治宛丘县(今河南淮阳县)。唐初复为陈州。天宝、至德时曾改陈州为淮阳郡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淮阳、沈丘、太康、西华、项城、商水等市县地,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陈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新土尔扈特二旗

    清乾隆三十七年 (1772) 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流域回到祖国后设置,分左、右翼二旗,属青塞特奇勒图盟。驻牧地在今新疆青河县东南。古旧旗名。清乾隆三十七年(1772年)以舍稜的新土尔扈特部置左

  • 女娲城

    又名柳城。在今河南西华县西二十里都城岗村。《寰宇记》卷10陈州西华县:“柳城在县西二十里。古老传云女娲氏之都。本名娲城,魏邓艾营稻陂,时柳舒为陂长,后人因为柳城。”

  • 丁平山

    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北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73青川守御千户所:丁平山“在所北一里。《志》云:元平章丁世珍击番蛮,尝屯兵于此,因名”。

  • 星殿庙镇

    即新殿庙镇。今江苏江浦县西南三十五里星甸镇。

  • 圣堂墟

    即今广东恩平市东北三十里圣堂镇。明万历《广东通志》卷46:恩平县有圣堂墟。

  • 仁和盐场

    在今浙江余杭市南十八里乔司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杭州府:汤镇“有仁和盐场”。产海盐。清初盐课司驻此,设盐场大使。民国时改为场知事。

  • 草河堡

    明置,属定辽右卫。即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南草河城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辽东都司 “甜水堡” 条下: “又南八十里曰草河堡。” 民国 《奉天通志》 卷82凤城县: “草河自本溪东南流至县治北一百二十里

  • 铁龙隘

    在今广东龙川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州府龙川县: 铁龙隘 “在县东北,接江西安远县界,或以为铁炉隘。万历初,贼叶楷据此作乱,寻讨平之。今隘废”。

  • 柘林郡

    西魏改顺阳郡置,属南襄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唐河县西南。北周废郡为县。西魏置,治今河南省唐河县西南。属湖州。北周降为县。

  • 平阴县

    ①秦置,属三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河南郡平阴县注引应劭曰:“在平城南,故曰平阴。”西汉属河南郡。三国魏黄初中改为河阴县。②隋大业二年(606)改榆山县置,属济北郡。治所即今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