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河
一名恢河、马邑川。在今山西宁武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朔州:灰河在“州南三里。源出宁武军山口,北流至洪崖村,伏流十五六里涌出,经城南至马邑县入桑干河”。
古水名。即今山西省朔州市桑干河支流恢河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北宋雍熙三年(986年),契丹陷寰州,杨业引兵自石硖路趋朔州,潘美“缘灰河西南行二十里,俄闻业败,即麾兵却走”,即此。
一名恢河、马邑川。在今山西宁武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朔州:灰河在“州南三里。源出宁武军山口,北流至洪崖村,伏流十五六里涌出,经城南至马邑县入桑干河”。
古水名。即今山西省朔州市桑干河支流恢河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北宋雍熙三年(986年),契丹陷寰州,杨业引兵自石硖路趋朔州,潘美“缘灰河西南行二十里,俄闻业败,即麾兵却走”,即此。
①南朝梁置,治所在龙乡县(今广东罗定县南)。隋废。②辽太宗置,治所在双城县(今辽宁铁岭县西南六十里古城子村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铁岭县以西、法库县以南一带。金皇统三年(1143)废。辽太宗置,治双城(今辽
①在今山东宁阳县东一百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2宁阳县“灵山”条下:“又东十里有九顶山,山有九峰,参差竞胜。”②亦名岷山、汶山。在今四川茂县东南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茂州》:岷山,“《旧志》:山有九峰,四时
在今广西崇左县北十里青连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崇善县: 青连山 “其阳有青山岩,高阔深邃,奇胜不一。岩中之土,可以煎硝,郡人取之”。
①旧名荆南山。又名南山、南岳。俗名铜官山。即今江苏宜兴市西南二十里铜官山。岩洞绝胜,上有龙池,为古阳羡产茶处。《寰宇记》卷92宜兴县:君山“在县南二十里。旧名荆南山,在荆溪之南。《风土记》:汉时县令袁
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东礵岛。明郑和下西洋经此。即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南东礵岛。郑和下西洋经此。
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西部,位于永乐群岛西部,北距珊瑚岛2海里。岛的西北方有中国渔民建造的珊瑚石庙。1974年在岛的西北部发现一处唐宋时期的居住遗址。中国渔民向称圆峙、圆岛。清宣统元年(1909)李准巡
①俗呼大湖江。即今江西赣县北湖江乡。清时有巡检驻防。②即今福建闽侯县北大湖乡。清时侯官县丞驻此。民国置县佐。(1)在福建省永安市北部、益溪两岸。面积248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湖,人口
①在今辽宁辽阳县东南。民国《奉天通志》卷116:沙金沟在辽阳县“东南一百四十里”。产金。②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北三十里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1:珲春河支流有沙金沟河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吉林珲春县
三国魏改辽队县置,属辽东郡。治所在今辽宁海城市西北高坨子附近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毋丘俭传》:景初元年(237),“率幽州诸军至襄平,屯辽隧”。即此。
又作梌山嶂。在今福建永定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8永定县: 稌山嶂在 “县北八十余里。山势峻突,绵亘百里。林木茏葱,四时不改。上有石如马。民谣云,石马鸣,则有兵。成化十四年,‘草寇’窃发,太监卢胜合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