烽火台 (臺)
在今河南内黄县北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16 内黄县: 烽火台 “高二丈许。宋咸平中,契丹入寇大名。杨延朗军内黄以御之,筑台于此”。
在今河南内黄县北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16 内黄县: 烽火台 “高二丈许。宋咸平中,契丹入寇大名。杨延朗军内黄以御之,筑台于此”。
即今河北沽源县治平定堡镇。民国《察哈尔通志》卷13:沽源县第一区有平定堡镇。1948年沽源县迁治于此。在河北省沽源县中北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396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平定堡,人口
在今贵州西北部。为长江上游支流。源出云南镇雄县东境,东北流经川、黔边境,至贵州习水县西南折而西北流,经赤水县西,东北至四川合江县入长江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说:赤水河“旧名赤虺。唐武后征云南檄文有赤虺河
又名宗哥川。亦曰宗水。即今青海湟中县东之南川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湟水又东牛心川水注之。水出西南远山,东北流径牛心堆东,又北径西平亭西,东北入湟水。”
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(982) 分洪、江二州置,治所在星子县 (今江西星子县)。其辖境相当今江西星子、永修、都昌等县地。元至元中升为路。北宋太平兴国七年(982年)分洪、江等州置,治星子县(今属江西)。
南朝梁置,属南定州。治所在桂平县(今广西桂平县西五里)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平陈后废。南朝梁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西。辖境即相当今桂平市一带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。
即今江西兴国县东九十五里营前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9: 赣州府兴国县东有营前汛。
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自彭城矶东径如山北。”
在今福建长汀县城兆征路。原为汀州府历代府试之处,内有朱子祠、龙山书院。清咸丰七年 (1857) 改建。1904年为福建省立第七中学校舍。院内有古柏两株,据清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》称: “福建汀州试院堂
亦作乌克苏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萨腊普耳斯科耶。清属三姓副都统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:混同江南岸,东至海滨旧设噶珊有“乌克索米”。咸丰年间通过不平等的中俄《北京条约》被俄割占。
即今山东巨野县西南龙固镇。清光绪二十五年(1899)韩姑娘率领大刀会攻占其地。在今山东省巨野县西南。清光绪二十五年(1899年)韩姑娘率领大刀会攻占其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