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在今湖北枝城市西北四十四里长江南岸,与北岸虎牙山相对。《后汉书·光武纪》: 建武九年 (33),“公孙述遣将田戎、任满据荆门”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水东历荆门、虎牙之间。荆门在南,上合下开,暗彻
亦作浪州。唐贞元十三年 (797) 置,属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金阳县西南。北宋属叙州。后废。
①在今河北灵寿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灵寿县:圣水,“《志》云:出县西北二十五里白石村,谓之圣水洼,亦曰圣水峪,上有青风砦”。②在今四川芦山县东,为芦山河支流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4雅州:圣水“在卢山
元置,属定远府。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北二十里。明初废。元置,治章龙县(今贵州惠水县东南)。属八番顺元宣慰司。明初废。
在今江西宜丰县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即竹洼寺。今西藏察隅县北竹瓦根。清末刘赞廷《察隅县志略》:由鸡贡“东北行,七十里至竹瓦寺宿”。即此。
在今河南偃城县西南五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元和十二年 (817),李光颜讨淮西吴元济,渡溵水“会官军围青陵,绝郾城归路”。古城名。在今河南省郾城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元和十二年(817年),李光颜讨
又称桃花洞。在今湖北安陆市西三十里白兆山太白峰西麓。唐李白有 《安陆白兆山桃花崖寄刘侍御绾》 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7德安府: 桃花岩 “在白兆山,即太白读书之处。蔡确诗云: 閒说桃花岩石畔,读书曾有
西汉置,属合浦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新兴县南七十里。三国吴改属苍梧郡。东晋永和七年 (351)为新宁郡治。南齐改为临沇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广东省新兴县南。历属合浦、苍梧、新宁郡。南朝梁废入新兴县。
南齐置,属安昌郡。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北境。梁、陈时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