瑷珲将军
即黑龙江将军。治所在旧瑷珲城 (今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东南黑龙江东岸)。清康熙 《平定罗刹方略》 卷1: 康熙二十二年 (1683),“上因命萨布素为镇守瑷珲等处将军,礼部侍郎温岱、工部给事中雅齐纳为副都统”。次年迁治新瑷珲城 (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南爱辉镇)。
即黑龙江将军。治所在旧瑷珲城 (今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东南黑龙江东岸)。清康熙 《平定罗刹方略》 卷1: 康熙二十二年 (1683),“上因命萨布素为镇守瑷珲等处将军,礼部侍郎温岱、工部给事中雅齐纳为副都统”。次年迁治新瑷珲城 (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南爱辉镇)。
约在今浙江余姚市西南大隐镇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波府慈溪县:戍溪山“在县(今宁波市西北慈城镇)西南三十五里。晋刘牢之讨孙恩,尝戍于此”。
即 “土伯特” 的异译。指西藏及其附近地区。为西藏之别称。又作图白忒、退摆特。为唐代吐蕃之音变。近代外语中对西藏之称谓为Tibet,The-bet,Tobut等源此。清代西藏之别称。又作土伯特、退摆特
元至正十一年 (1351) 改大奴管勾洞长官司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在今湖北恩施市西南。至正十五年 (1355) 改为安抚司。
即今陕西略阳县西北二十四里罝口。《宋史·吴曦传》: 开禧二年 (1206),“金遂陷大散关,曦退屯罝口……金遣吴端持诏书、金印至罝口,封曦蜀王,曦密受之”。即此。
南齐置,为北随安左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北八十里。梁废。
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治所在新城县(今河南邓州市西北四十八里张村镇)。八年 (625)废。(郦zhí) 唐武德二年(619年)置,治新城(今河南邓州市西北张村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邓州市西北部。八
在今云南曲靖市西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曲靖军民府: 真峰山 “山峦秀丽,下有弥陀岩。后又有普贤洞”。
即弘风县。治所即今陕西延川县东南延水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肤施县:延水城“(唐贞观)二十三年改安人县为宏风县。神龙元年改为延水县”。古县名。唐贞观二十三年(649年)改安民县置,治今陕西省延川县东南
即今云南泸水县北二十里卯照。清乾隆时设土千总驻守。傈僳语“卯”为地方,“照”为“来照”的缩音,即手心窝。因地似手掌心而得名。
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南石陂镇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:人和驿“在浦城县南乡人和里石陂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