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草坝
即白草寨。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小坝羌族藏族乡一带。明成化十四年(1478)抚臣张赞进剿白草坝, 即此。
又作白草寨。在今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白草河一带。明成化十四年(1478年),四川巡抚张瓒率兵攻白草坝,即此。
即白草寨。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小坝羌族藏族乡一带。明成化十四年(1478)抚臣张赞进剿白草坝, 即此。
又作白草寨。在今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白草河一带。明成化十四年(1478年),四川巡抚张瓒率兵攻白草坝,即此。
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昆山县置,属平江路。治所即今江苏昆山市。延祐元年 (1314)迁治今江苏太仓市。至正十七年 (1375) 复还旧治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复降为昆山县。
三国蜀汉建兴八年 (230) 改羊渠县置,属巴东郡。治所即今四川万县市。《寰宇记》 卷149万州南浦县: “以浦为名。” 西魏改为鱼泉县,为安乡郡治。北周改为安乡县,后改为万川县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
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梅江乡。明置邑梅洞长官司于此。清光绪《秀山县志》卷1:邑梅场在“县南六十里”。
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万岁县 “有盐” 指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开县: “三潮溪在县东北五十里温汤井侧。《志》云: 井有三水: 曰杉木、曰柏木、曰龙马,皆开煎盐课。”
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北齐贤镇。清乾隆《绍兴府志》卷7《市》:下方桥市“去县北二十里”。
1947年改梅菉管理局置,属广东省。治所即今广东吴川市。1952年与吴川县合并为吴梅县,1953年改为吴川县。旧县名。1947年由梅菉管理局升县并改名,治今广东省吴川市驻地梅菉镇。1953年撤销,并入
①北周改新化县置,属随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南光化铺乡。隋属汉东郡。唐属隋州。北宋熙宁元年(1068)废。②北宋熙宁五年(1072)改乾德县置,属襄州。治所在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西集街。元祐初为光化军
在今江苏常熟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苏州府常熟县: 耿泾 “在县东北五十里。南通梅李塘。又北接崔浦,复分流北出,与崔浦并注大江。县境三十六浦,崔浦、耿泾,皆要口也”。
在今四川射洪县西北二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82射洪县: 独坐山 “在县东南二十五里。周回一里,高一百丈,卓然孤峻,南枕涪、梓二水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4潼川府: 独坐山 “在射洪县东三十里。江 (山)
明洪武四年 (1371) 置,属潮州府揭阳县。在今广东揭阳市东二十里桃山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置,在今广东省揭阳市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