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面山

白面山

①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贵池县:白面山“在府西南六十里。雪岩拱此,如傅粉然。下有白面渡”。

②在今湖北嘉鱼县南。《宋史·韩世忠传》:刘忠叛,“有众数万, 据白面山, 营栅相望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嘉鱼县:白面山“在县南十里。山前有白面洲。《邑志》云,旧蒲圻县置于此”。

③在今湖北通城县西南四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66鄂州:白面山“在通城西南十五里。山多白石,故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一》:白面山“山多白石。南唐保大中尝徙县治于山下。宋平江南,复还旧治”。

④一名白虎山。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罗阳县“青山”条:“《志》云:县西北有白面山,隆庆五年,土酋黄金彪作乱,官兵讨之,彪奔陇闷村白面山箐中。既而食尽,乃就缚处。”

⑤一名挂榜山。在今广西象州县南七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5象州:白面山“顺流取城五里,近南山寺。石壁屹立,横截大江,江水为之折而西去。山多白石,故名”。


古山名。(1)在今湖北省嘉鱼县南。南宋绍兴二年(1132年),蕲阳民刘忠占据白面山,韩世忠自豫章移师讨平之,即此。(2)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西北。明隆庆五年(1571年),土酋黄金彪叛,官军讨之,彪奔陇闷村白面山菁中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零山县

    北魏永安中置,属定戎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孝义市境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北魏永安年间置,治今山西省孝义市西,属定戎郡。北齐时废。

  • 岳安县

    南朝梁置,为岳安郡治。治所即今安徽霍山县。隋开皇初改为霍山县。古县名。南朝梁置,治今安徽省霍山县。属岳安郡。隋开皇初改名霍山县。

  • 麻尔岳木岭

    即今西藏仲巴县西境之马牧木拉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麻尔岳木岭: “在卓书特部落西二百八十九里,即冈底斯山向南之支干,岭南为藏之西界,岭北为阿里之东界。”

  • 夏津县

    ①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贝州。治所在今山东夏津县北三十里新盛店镇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九年 (626) 又废。②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鄃县置,属贝州。治所即今山东夏津

  • 瓦渣长官司

    明置,属临安府。治所在今云南红河县南二十七里老博山。清康熙四年(1665)改土舍,十三年(1674)迁治其西三里甲寅。嘉庆年间属石屏州。1933年废入石屏县。

  • 清凉河

    在今湖北南漳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一》: 清凉河 “源出西溪洞,东流入蛮河”。

  • 喀什艾提卡尔礼拜寺

    明景泰年间建。在今新疆和田县。为伊斯兰教著名寺院之一。

  • 汝阳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北。东晋为汝阳郡治。隋大业初废。②南朝梁置,属财丘、梁兴郡。治所在今安徽临泉县境。北魏以后废。③隋大业三年(607)改上蔡县置,为汝南郡治。治所即今河南汝南县。

  • 息壤

    ①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南。唐柳宗元 《永州龙兴寺息壤记》 曰: “龙兴寺东北陬有堂,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者,广四步,高一尺五寸。始之为堂也,夷之而又高……由是寺之人皆神之,人莫敢夷。……甘茂盟息壤,盖其地

  • 张家口厅

    清雍正二年(1724)置,属宣化府。治所即今河北张家口市。光绪七年(1881)移治今张北县。1913年改为张北县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置,治张家口下堡(即今河北张家口市)。属口北道。为口北三厅之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