盖竹水
松溪支流。在今浙江庆元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庆元县 “松源水” 条: “又有盖竹水,出县西七十里凤山,有交剑水流合焉,又东经石壁山西,下流入闽之松溪。”
松溪支流。在今浙江庆元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庆元县 “松源水” 条: “又有盖竹水,出县西七十里凤山,有交剑水流合焉,又东经石壁山西,下流入闽之松溪。”
南齐置,属越州。治所在安金县 (今广西灵山县南安金村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灵山与浦北县相连武利江一带。梁废。南朝齐置,治安金县(今广西浦北县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、灵山二县一带。属越州。隋开皇
①古国名。嬴姓。相传为伯益之后。非子为部落首领时,居于犬丘 (今甘肃礼县东北)。善养马,被周孝王封于秦 (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),作为附庸。公元前770年,秦庄公子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雒邑 (今河
又名大面山。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。清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10灌县: 赵公山 “在县南九里。隋嘉州太守赵昱居此,有道术,斩蛟治水。唐太宗封神勇大将军,明皇时进封赤城王”。
(1)归化城土默特,又称西土默特。本明中叶蒙古达延汗所置右翼三万户之一的蒙郭勒津万户(汉籍称为“满官嗔”),嘉靖初为俺答所并,遂以俺答统部之名称为土默特万户;有十二鄂拓克,故又称十二土默特,大部分由俺
①南朝梁太清元年 (547) 改西豫州置,治所在广陵城 (今河南息县)。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改名东豫州。②西魏改东荆州置,治所在比阳城 (今河南泌阳县西)。隋开皇五年 (585) 改为显州。③西
①东晋十六国后燕慕容垂置,治所在广川县(今河北景县西南广川镇)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废。②南朝宋侨置,治所在广川县(今山东邹平县东长山镇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邹平县附近地。北齐改东平原郡。(1)西汉文
即今河南嵩县南八十四里孙店村。清设通判及蒿营守备于此。
元至元十三年(1276)置,治所在中庆路(今云南昆明市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全境、贵州西部、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、泰国、老挝、越南的部分地区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)改置云南布政使司。即“云南行省”。
即今广东广州市东北天河区东圃镇。清同治《广东图说》卷2番禺县:“东陂堡,城东四十里。……往来大道有新墟、东图墟。”
在今缅甸北部糯千卡河 (即小江) 南侧。清代属腾越州茨竹寨土守备。光绪 《续云南通志稿》 卷99土司: 茨竹寨土守备,“乾隆十三年从征秤戛,以功授世袭茨竹土把总,……北至茨竹、习降小江一百里野夷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