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二二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睢阳县

睢阳县

①秦置,属砀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县南一里。西汉初属梁国,文帝时为梁国国都。《史记·梁孝王世家》: 景帝时,吴楚七国反,“梁孝王城守睢阳”,乱平,“广睢阳城七十里”。即此。北魏为梁郡治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为宋州治。十八年 (598)改为宋城县。大业初为梁郡治。唐为宋州治。北宋为应天府治,建为南京。金承安五年 (1200) 复为睢阳县,为归德府治。南宋绍定元年 (1228) 改为宋城县。元复为睢阳县,仍为归德府治。明洪武初废。

②南朝宋大明八年 (464) 改寿春县置,为南梁郡治。治所即今安徽寿县。北魏改为寿春县。

③北魏改睢陵县置,为济阳郡治。治所在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六十里女山湖镇。后为济阴郡治。北齐改为池南县。


古县名。(1)秦置,治今河南省商丘市南。为砀郡治。以在睢水之阳得名。汉、晋为梁国治。西汉景帝时,吴楚七国之乱,梁孝王守睢阳拒之。乱平,“广睢阳城七十里”(《史记·梁孝王世家》)。北朝为梁郡治。隋开皇初属亳州。十八年(598年)改名宋城县,金承安五年(1200年)复旧,为归德府治。明洪武初省入归德州。(2)南朝宋大明八年(464年)改寿春县置,治今安徽省寿县。属南梁郡。北魏复改寿春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抱犊寨

    在今河北鹿泉市西八里抱犊山。《金史·武仙传》: 金末 “封恒山公,以中山、真定府、沃、冀、威、镇宁、平定州、抱犊寨、栾城、南宫县隶焉”。《元史·史天泽传》: “ (武) 仙从数骑,走保西山抱犊寨……急

  • 扬都

    东晋南朝都城建康为扬州治,称为扬都。东晋庾阐著《扬都赋》。《宋书·夷蛮传》 西南夷诃罗陁国元嘉七年(430)表文有“大宋扬都圣王”。东晋南朝都城建康为扬州治,称为扬都。东晋庾阐(仲初)著有《扬都赋》。

  • 北额山

    在今广东阳西县西南沙扒镇东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阳江县图:县西南端海滨有北额山。山西有炮台。旧有把总驻防。

  • 靖海馆

    明嘉靖三十年 (1551) 置,属龙溪县。在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海澄镇。嘉靖四十五年 (1566) 于此置海澄县。明嘉靖三十年(1551年)于月港置,即今福建省龙海县东南海澄镇。四十四年于此置海澄县。

  • 町店

    即今山西阳城县北町店乡。1938年6月,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曾在此袭击日本侵略军,称为“町店战斗”。

  • 东桥江

    在今广东廉江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石城县:东桥江“在县东南四十里。《志》云:源出化州境谢获山,南流二十里,经雷州府遂溪县之柳浦,东南会石门水入海”。

  • 慕德里

    一名河岭堡。即今广东广州市北郊江高镇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于此置慕德里巡司。清裁。

  • 信都厅

    清光绪三十四年 (1908) 置,属平乐府。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南铺门镇。宣统元年(1909) 徙治今贺县东南信都镇。1912年改为信都县。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分广西贺县、怀集县及广东开建县地置

  • 新农镇

    又名兴农镇、小站。即今天津市东南小站镇。清光绪 《畿辅通志》 卷93: 光绪元年 (1875),李鸿章令淮军于此屯垦,凿川引水,“由咸水沽西面海河口接挑引河一道,导流南下二十里,至新设镇曰新农镇”。二

  • 新堤市军事管制委员会 (县级)

    1949年解放后由沔阳县析置,治新堤 (今湖北洪湖市)。1950年撤销,并入沔阳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