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城门
俗称旱西门。明南京城门名。本杨吴金陵城正西门,故名大西门。明代改名石城门。即今江苏南京城汉西门。
俗称旱西门。明南京城门名。本杨吴金陵城正西门,故名大西门。明代改名石城门。即今江苏南京城汉西门。
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兴宁县 “玛瑙堡” 条下: “又新沟隘,在县 (治今兴宁镇) 东南八十里。(明) 正德中,瑶、僮为患,官军讨之,屯于新沟,以扼其要路。”
一作恭立桥。即今安徽阜南县西南公桥乡。明正德《颍州志》卷2:功立桥集“在南乡,九十里。工商杂集,货亦适中”。清乾隆《阜阳县志》卷4:张汉集在“西南乡九十里近河谷。即旧功立桥”。
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桑植安抚司“雷打崖”条下:“司(治今美坪峒)南为杨公坡,亦险峻,登陟甚艰。”
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支流伊曼河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阿库密河“又北曰尼满河,在(宁古塔)城东一千三百五十里。源出尼满窝集,……西北流入乌苏哩江”。
即今江苏太仓市西北王秀镇。民国《璜泾志稿》卷1载:王秀桥“文肃公之族人居此者建”。镇以桥名。
十六国时期鲜卑族慕容氏建立的政权。东晋太元九年(384)慕容泓称济北王,次年慕容冲称帝,一度据有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)。十一年,慕容永迁都长子县(今山西长子县西南),有上党、太原、平阳、河东、乐平、鲜兴
亦作克勒泊。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南之哈夏图淖尔和巴彦查干淖尔。乾隆《口北三厅志》卷2:乌可尔河“西北流经察哈尔镶白旗界,会随客河,西流注克勒泊”。
①西周封国。在今山东郯城县北。战国初灭于越。《左传》: 宣公四年 (前605),“公及齐侯平莒及郯”。又,昭公十七年 (前525),“郯子来朝”。皆此。②一作虚。在今河南封丘县北。《公羊传》: 桓公十
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北。东汉建安十九年(214)曹操筑。为邺都三台之一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金虎台“北曰冰井台,亦高八丈,有屋一百四十五间, 上有冰室, 室有数井。井深十五丈,藏冰及石墨焉。……又有
元元贞元年(1295)升无锡县置,属常州路。治所即今江苏无锡市。明洪武二年(1369)复降为无锡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无锡县置,治今江苏省无锡市。属常州路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复为县。